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1956年的债务阅读答案-铁凝

作者:opple 时间:2025-01-13 阅读:()

  保安引万宝山进了大门,热心地指给他去往A8座的路径。万宝山按照保安的指示走上那座弧度并不太大但跨度不小的罗锅桥,他下了桥,走两百米,他看见了一幢屋顶覆盖着铁灰色龟背形油毡瓦的红房子。一大片修剪整齐的毛茸茸的草坪由房脚处伸展开来,院门的浅褐色毛石门柱上,镶嵌有“A8”字样的紫铜门牌。万宝山站在门口,隔着院墙看见一大片落地窗和一个从落地窗探出的白色大阳台,几位老人正闲坐在那里。在他们当中,应该有一位是李玉泽吧。庭院草坪上有铺着雪白台布的长方形餐台,不远处还有一架烧烤炉,两名头戴雪白高帽的厨师站在炉前忙碌。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跺着脚正大叫:我不喝法国的“依云”,我要刚才那种二十六块钱一瓶的“无量藏泉”………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一阵莫名的瑟缩。他忽然不想让草坪上的人们看见他。虽然他早已知道李玉泽父子的富裕生活,但眼前的场景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李玉泽和李玉泽的儿子会怎样看待一个老邻居的儿子奉还的这五十八块钱呢?他们难道当真会记得五十三年前被别人借过的五块钱么?万宝山继而对自己有些怨忿起来:他这是干什么,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不远几百公里,又打电话又问地址,最后煞有介事地向这幢别墅交出一个皱巴巴的轻薄的信封。这简直有点滑稽。

  一想到滑稽这个词,万宝山决意离开A8座。他沿着来时的路,迅速朝着远远的那座罗锅桥走去。他步履轻快,不一小会儿就行至桥下。他拔腿往桥上走,过了桥,就离这庄园的大门口不远了。就在这时,他的腿出了问题:他的腿忽然迈不开步了,他没有办法上桥。 他定定神,换一条腿再迈步,不行,他还是走不动。 片刻,他镇静着自己慢慢调转身向着相反的方向——A8试着迈步,两条腿立刻又听他的使唤了。

  夕阳西下,在桥的两岸开阔的草地上,几个仰着脸放风筝的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随着孩子们的目光仰望天空。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他的那个乞望,凄风中的大鸟样的乞望。他仰望着空中的黑鹰,但那一刻他心生畏惧。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 A8座走,那空中的老鹰依然在他头顶的天空翱翔,似是监督,似是护送。万宝山勇敢地把胳膊舒展开来的时候,久已潜藏在身体内的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他那颗发紧的心也略微感觉到了平安。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排行老六的万宝山要亲手替他把钱还上,父亲说那是 1956年万宝山出生那年他向老同事李玉泽借的钱。

  B.万宝山从父亲手里接过一个皱皱巴巴的牛皮纸信封,发现信封下方有“市人民医院”字样,顿时在心里鄙视父亲一贯的吝啬。

  C.“万宝山已经伸出去的手,像被这喊声烫着似的赶紧缩了回来”,这一动作描写体现了万宝山的羞愧,他一生都因此抬不起头。

  D.长大一点的万宝山曾鼓足勇气问父亲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没还钱的原因,父亲进行了解释,主要觉得李玉泽家不急等这五块钱用。

  7.关于文中“万宝山还债”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宝山一直拖到秋天才执行父亲的遗嘱,万宝山为了节约成本,他借着学校组织去北京参观的机会当面向李玉泽还钱。

  B.万宝山按照父亲厂里老同事提供的号码给李玉泽打了电话,接电话的老人有点耳背但嗓音洪亮,答应了万宝山的拜访。

  C.万宝山顺利找到了绿水庄园,他按照保安的指示,最终来到了 A8座。万宝山站在庭院的门口,辨认出了李玉泽。

  D.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忽然不想让草坪上的人们看见他。万宝山觉得李玉泽和他的儿子可能不记得这被借过的五块钱。

  8.万宝山上北京替父亲还债,他来到李玉泽居住的 A8座院门前之后,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简要说明。(4分)

  9.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万宝山。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理由是什么?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 A(B项,“顿时在心里鄙视父亲一贯的吝啬”不合文意,原文是“不觉在心里感慨:到底是父亲,一辈子精打细算”。C项,“他一生都因此抬不起头”于文无据。D项,“主要觉得李玉泽家不急等这五块钱用”分析不当,原文中父亲解释了多方面的原因,并没表明“李玉泽家不急等这五块钱用”是主要的)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