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鸟叫阅读答案-刘亮程

作者:opple 时间:2025-01-13 阅读:()

  正在这时,“咔嚓”一声,老榆树的一个横枝被压断了,(3)几百只乌鸦齐齐摔下来,机灵点的掉到半空飞起来,更多的掉在地上,或在半空乌鸦碰着乌鸦,惹得人群一阵哄笑。还有一只摔断了翅膀,鸦群飞走后那只乌鸦孤零零地站在树下,望望天空,又望望人群。

  全村人朝那只乌鸦围了过去。

  那年村里没有死人。那棵老榆树死掉了。乌鸦飞走后树上光秃秃的,所有树叶都被乌鸦踏落了。第二年春天,也没再长出叶子。“你听见那天晚上有只鸟叫了?是只很大的鸟,一共叫了八声。”

  以后很长时间,我都想找到一个在那天晚上听到鸟叫的人。

  我最终没有找到另一个听见鸟叫的人。以后许多年,我忙于长大自己,已经淡忘了那只鸟的事。它像童年经历的许多事情一样被推远了。可是,在我快40岁的时候,不知怎的,又突然想起那几声鸟叫来。有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张几下嘴,想叫出那种声音,又觉得那不是鸟叫。也许我记错了。也许,只是一个梦,根本没有那个夜晚,没有草垛上独睡的我,没有那几声鸟叫。

  现在,这一切了无凭据。那个牛圈不在了。高出树梢屋顶的那垛草早被牛吃掉,圈棚倒塌,曾经把一个人举到高处的那些东西消失了。(4)再没有人从这个高度,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

  (选自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略有删改)

  注:刘亮程(1962-),新疆乡土作家,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文字朴素而旷远。作家一直十分重视对精神故乡的寻找,曾说:“故乡对中国汉民族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没有宗教,故乡便成为心灵最后的归宿。”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听到鸟叫无法入睡,而全家人正熟睡,我心里害怕又因月色昏暗看不太清,突然觉得不认识他们。

  B.文中的“我”和“鸟”有相似之处,人们听不懂鸟,也无法理解我。

  C.文中两次写群鸟集会是对上文“人不懂鸟在叫什么”的解说,同时又揭示了人们的无知和愚昧。

  D.最后作者想起那些把“我”举到高处的东西已了无踪迹,透露出浓郁的怀念和对现代生活的审视。

  7.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1)直接点题,同时“鸟叫”贯穿全文,成为全文的行文线索,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凝聚点。

  B.(2)鸟的叫和我的一声不吭在形式和内涵上均形成对比,颇有深意。

  C.(3)面对乌鸦的窘状人群哄笑,这与前文人群“一声不吭”形成反差,都反映了人与鸟之间的隔膜。

  D.(4)中的高度是村庄里草棚顶的高度,也是作者思考世界的精神高度。

  8.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作者的心理变化。(4分)

  9.本文是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的一篇,请你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本文入选的可能原因。(6分)

  参考答案

  6.A【解析】我觉得不认识他们不是出于生理上的害怕,而是当晚上我听到鸟叫感到孤独害怕,却发现全家人都熟睡的瞬间,我从心理上发觉了自己与家人的隔膜。

  7.B【解析】(2)中,鸟叫和我一声不吭刚在形式上是对比,但在内涵上,鸟的叫叫出了孤独寂寞,而我一声不吭也是出于内心强烈的孤独,叫声和沉默是相互映衬而非对比。

  8.(1)先是抱有期待。我在夜里听到鸟叫感到孤独害怕,虽然发现了与家人的隔膜但第二天中午还是与家人倾诉,期望家人理解回应。(2)然后失望失落,回归孤独。“我”渴望得到亲人的理解回应,但没人听到也没人在意晚上的鸟叫,家人对此不解、冷漠,我只能沉默发呆。(一点两分,概括和分析各一分)

  9.(1)选材:本文主要写作者童年在村庄的生活经历,站在我的视角描绘村庄里生灵的生存状态。

  (2)情感:本文以“鸟叫”为情感凝聚点,反复出现“我”听到鸟叫,其他人没听到这一情节,在对比中凸显出人与人之间深深的隔膜,体现出个体孤独寂寞的生存状态。

  (3)主旨:童年远去,村庄已经发生变化,作者始终都没有找到另一个听到鸟叫的人,暗示除了作者没人察觉到精神家园的消失,作者只能一个人缅怀和找寻精神的故乡。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