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5-01-13 阅读:()
然而香雪分明地站在我的眼前,她挎着一篮子核桃,是要卖给火车上的旅客的,可是她还不会讨价还价,只会说:“你看着给吧!”我想起我所尊敬的一位老作家曾经说过:“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我明白了,香雪并非从前一个遥远的故事,并非一个与小玉的“早先”衣束相像的女孩,那本是人类美好天性的表现之一,那本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然而的确存在的纯净的瞬间。有人类就永远有那个瞬间,正是那个瞬间使生命有所附丽。
我深知这一切都是因了我的无中生有,虽然香雪的确是我在那个小村苟各庄的发现。
我想无论对于小说还是电影,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不困难;但要明白无中生有对小说和电影的意义,就似乎不大容易。而我所说的无中生有,恰恰是指作家对生活和生命本身更深层次的总体把握与判断。你理应知晓生活是创造的源泉,你更应懂得无中生有对于创造的重要。
越来越发觉因了我的无中生有,香雪才获得长久存在的意义;因了无中生有的香雪,才有读者觉出地表现着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的东西。
(摘编自《铁凝散文》2022年版,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用三言两语”讲了《哦,香雪》的梗概,表现出“我”因小说本体和文化沟壑的原因而不想讲,却又不得不讲的尴尬,
B.作者专门写到小玉胸前荡来荡去的一只项链式电子表,以此展现了现代文明带给苟各庄的女孩子们的变化,
C.文章末尾,作者高度肯定了“无中生有”对文学、艺术等的作用,强调了创造精神对于创作者的重要性。
D.写北京人乘二百华里的火车到苟各庄用一斤挂面换他们一只鸡的事,是为了突出苟各庄村民的朴实、北京人的精明。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语言虽朴实却不乏生动,如描写十渡站见到的场景时,“卧在大山之中”“坚硬的山风”运用比拟生动地展现了环境的特征。
B.文中画横线的段落使用排比和问句,情感饱满而深沉,展现出作者因质朴纯净的香雪已远去而引发的思考,同时为下文的转折蓄势。
C.这篇散文回忆与现实交织,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但都是围绕着《哦,香雪》来组织材料,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征。
D.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不仅点面结合地呈现了苟各庄的发展变化,还传达出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思考、感悟。
8.面对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作者感慨将《哦,香雪》拍成电影很艰难。请结合教材及本文,谈谈艰难的原因。(4分)
9.铁凝曾说:“文学作品中,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是作者的真诚和他那些真诚的发现。”本文体现了作者哪些真诚的情感和发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的能力。D项“突出苟各庄村民的朴实、北京人的精明”不是此处的写作目的。写北京人乘二百华里的火车到苟各庄用一斤挂面换他们一只鸡的事,是借夸大物品间的价格落差,突出了山村的封闭落后,山民拮据。
7.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项“坚硬的山风”运用比拟错,“坚硬的山风”不是比拟,而是移就。
8.①这是一个情节不完整的故事,主要讲了香雪勇敢踏上火车,用鸡蛋换来铅笔盒,不契合一般电影对跌宕起伏的故事性的追求。②《哦,香雪》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它注重的是对香雪的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抒情性强。③对《哦,香雪》的电影上座率、拷贝数等商业价值、市场前景的担忧,可能会使电影从业者对它望而却步。(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
9.真诚的情感:无法把《哦,香雪》当故事讲的为难,讲了之后引起共鸣的满足;对苟各庄的美好变化的喜悦,对质朴、纯净的香雪不复存在的沮丧,想通了创造香雪的价值与意义后的释然与坚定。(为难、满足、喜悦、沮丧、释然等答到其中两点即可)
真诚的发现:讲述《哦,香雪》使作者发现了小说创作的真谛——表现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重回苟各庄的经历使作者发现,生活是创造的源泉,但无中生有对于创造也很重要,它使作品意义更长久、使读者更能产生共鸣。(每点3分,两点6分)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