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小学生热爱祖国的古诗

作者:opple 时间:2023-01-12 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是明代名臣、爱国诗人于谦的一首绝句。此诗因反映了作者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诗的大意是:石头只有用斧锤经过千万次的开凿,才能从山上开釆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常的事,丝毫没有畏惧。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所惧怕,而是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它的特点就在于诗人把石灰的特点应用在人的身上,咏石灰的“清白”即是歌颂人的磊落襟怀和崇高人格。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诗人豪气冲天,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准备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的高尚爱国情怀。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字鹏举,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此词上片抒写作者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作者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全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奋发的精神。

  为什么怒?为什么悲?那是因为故土沦丧,父老乡亲都在水深火热之中。国与家相连,无国哪有家?岳飞的爱国主义思想直冲云霄,遂成为了民族的脊梁,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隔空追随,这就是正义的力量,爱国的力量。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诗大意是说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已凝固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生死观,为国而死,青史留名,为国而死,重于泰山。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所有的爱国情怀都要用实际行动来呼应,只有这样才是真切流露。林则徐前往伊犁在与家人分别时,他没有抱怨,没有伤感,而是在谈笑中吟出了《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岂能是有条件、有选择的爱呢?而应该是不计个人得失,一往无前,虽九死其犹未悔矣。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