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5-01-13 阅读:()
于是,春节聚会,老李的这个革命故事,成为必讲的保留节目。
再后来,老李走了。家人们整理他的遗物,发现一本老旧的日记,原汁原味地记载着这个故事。有些细节很深刻,比如那个晚春的风,比如窑畔的一株野桃树摇曳着明媚的花。以此为背景,老总背枪,站得笔直。
故事以书信的形式,说给了自己的家人:“好好记住,传下去!”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骄傲,很自豪!老总替我站岗……”这个故事,发生在1941年5月。
老总名朱德。当年井冈山时期,他和大家一起挑粮,留下了《朱德的扁担》这一故事。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开篇连用四个“那时候”,介绍了时代背景、根据地情况等,为下文展开故事提供依托。
B.文本以老总的警卫员小李为主线,主要从他的视角,塑造了抗战时期朱德总司令的高大形象。
C.在文本中,小李的故事生动感人,老总的精神振奋人心,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官兵一致的作风。
D.文本交代一本老旧的日记中记载着朱德站岗的故事和其中的深刻细节,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6.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腾跃”突出了行军速度快,“淡绿浅青”交代了黄土高原春天的季节特征。
B.句子②若改为“小李坚决执行了命令,但心有不甘”也是表现他服从命令的品质。
C.句子③介绍了环境特点,丰富了故事内容,使情节的推进显得合理、自然。
D.句子④中“一笑”缓解了严肃紧张的气氛,语言描写表现出老总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
8.文本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关键词为“站岗”,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参考答案
6.B【解析】“主要从他的视角”错。文本不是从“小李”的视角讲述故事,而是从第三人称视角即全知视角讲述故事。
7.B【解析】整体分析错误。选项改动语序后,主要表现的是小李的不服气。
8.①点明“老总”是朱德,先讲事迹后说姓名,印证读者的猜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②补充介绍井冈山时期朱德与大家一起挑粮的事情,使朱德形象更丰满,使朱德的品质更突出。③借助朱德的行为凸显共产党干部官兵一致的作风,感染、启迪读者。(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文本先讲述了朱老总在抗战时期半夜站岗的故事,表现了朱老总吃苦耐劳、官兵一致等作风。②朱老总警卫员小李成了老李后,春节聚会给孙辈讲述朱老总站岗的故事,通过这件小事揭示了共产党能取得胜利的原因。③老李走后,家人发现他的日记中原汁原味地记载着朱老总站岗的故事,老李在日记中提醒家人把朱老总站岗的故事“好好记住,传下去”,预示革命精神后继有人,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