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5-01-13 阅读:()
大麦起身挡住妈妈的手,他抬起头,很认真地说:“你别碰!我在修口琴。”
“修口琴?你别瞎折腾,浪费时间。这支口琴,你爸爸也修过,没有修好,你怎么会修?”妈妈也不相信大麦有能力修口琴。
“我研究了口琴的构造,知道为什么有的声音吹不出来,我试试看,也许能修好的。”大麦的态度很冷静,并没有因妈妈责怪他而生气。
“哥哥聪明,哥哥的手灵巧,他会把口琴修好的!”荞麦看着大麦不慌不忙的样子,也改变了态度。他相信,能制作那么精致航模的哥哥,一定可以修好口琴!
妈妈没有再多说,转身下楼了,临走,关照大麦早点儿睡。
荞麦挨着哥哥坐在桌前,想帮忙,大麦把他往床上一推,说:“你别帮忙,越帮越忙。快睡吧!能不能修好,明天早晨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早晨,老虎窗里射进晨曦的亮光时,荞麦醒了,他发现哥哥还在身边睡着。荞麦起身看床边的桌子,那支已经被安装好的口琴,安安静静地躺在桌子上,正在晨曦的照耀下闪着光芒。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题目虽然为“手足琴”,但是小说却并没有从“琴”切入话题,而是从哥俩的爱好入手,这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 “国光牌”“上中学时吹过”这些信息汇聚在一起,会产生一种历史距离感,把读者带入一个比较遥远的时代,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
C. 大麦、荞麦的父母用“麦子”给两个孩子命名,可知他们对庄稼应该有着特殊的情怀,也许他们有过相关农村生活的经历。
D. 小说以两个孩子为叙述主体,以“修口琴”为核心事件,讲述了麦子哥俩之间的友爱故事,寄寓着作者对童真童趣的讴歌与赞美。
7. 下列各项对“哥哥修口琴”相关情节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哥哥帮助修口琴的行为,荞麦曾产生怀疑,因为哥哥虽然会制作航模,但是他不会吹口琴,又怎么会修口琴呢?
B. 看到大麦把口琴拆得七零八落的样子,妈妈也加以阻止,这一小小的生活插曲,掀起了小说的一个小波澜,让叙述节奏加快。
C. 描写大麦修口琴时的“旋开”“小心翼翼”“校正”等词语很有表现力,既显示出了大麦修理动作的娴熟,也突出了大麦做事的认真态度。
D. “这些就是躲在口琴里的病人”使用比喻修辞,不仅形象地写出了大麦作为“口琴医生”的自信,而且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语言表达特点。
8. 小说是如何表现荞麦的音乐天赋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 “晨曦”一词在小说的最后一段两次出现,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6. B .“引发读者对于生命的思考”错。“国光牌”“上中学时吹过”这些信息只说明年代的久远,并未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7. B.“让叙述节奏加快”错。原文写妈妈看到大麦拆开口琴后加以阻止,大麦平静地请求妈妈让他试试,妈妈没有再多说就转身下楼,临走关照大麦早点儿睡,可看出叙述节奏并未加快。
8. 荞麦的音乐天赋体现在:(1)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听过了乐曲就能记住。
(2)在音乐上的模仿力较强,能做到听一遍就会唱。
(3)有过人的音乐天赋。对乐器和音乐有很强的把控力。
9. “晨曦”本义是清晨的阳光,具有明亮温煦的特点。此处体现出深厚温馨的手足之情;象征着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象征着成功和希望。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