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谁解造物心阅读答案-黑瑛

作者:opple 时间:2025-01-13 阅读:()

  谁解造物心

  黑瑛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片土地邃奥清幽,凡尘不染,像是造物者的“禁苑”被长期禁闭着,直到近年才被人们发现。一些被世俗的审美观念渐染已久的人们,第一次来到它面前时,简直目瞪口呆,搜索枯肠也难以为这片土地取个名实相副的名字,不得不以附近有九个小山寨为由,名之曰“九寨沟”。山以仙名,水以龙灵,“九寨沟”这个带有原始味道的名字,不但没有使 它减色,反而使它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更加迷人了。

  顾名思义,九寨沟应该是以水取胜的。① 的确是这样,那岷山的千里雪峰为它提供了不竭的水源,雪水沿着两条几十公里长的山谷泻出,时而融融泄泄,时而突蹿奔跳,有时汇为平湖.有时跌为飞瀑,一路由南向北合为一水后流出沟口 。

  从最高的水源到沟口,有几百米的落差,这构成了九寨沟湖瀑交错的特殊景观。②在沟内,百尺千寻的大瀑布或如银河倒倾,或如九派分泻,莫不摄人心魄,而在沟水向下跌落的崖岩边缘上,长着一排排叫作“高山柳”的灌木,看上去,一道道水就如同从一排排灌木丛中喷泻而出。

  这些高山柳的根,一部分深深扎进岩缝中,用以固定自己,另一部分则作为气根裸露着浮在水面,用以汲取营养。那些长长的红色气根,被流水冲击着,根须都向着前方,一排排的像是梳理整齐的红发。人们常常被这种一道柳林、一道流瀑的奇异景色吸引,却无从知道这些高山柳是怎样在急流中求得生存的。人们看到,在岸边的山坡上,也有不多的高山柳。它们稀稀落落地掩没在草木丛中,这些幸运者的生存条件无疑要好得多,但和那些搏击在激流中的同伴们相比,不但形貌显得委琐,生命的光彩也黯淡得多。人们在高山柳旁注目流连,嗟叹不已。谁也不知道它们在激流中已经坚持了多久、还能坚持多久,但人们从它们根须鲜红的颜色中,看到了它们躯体中仍然激荡着向命运抗争的热血。

  高山柳何故要立足于湍流?又何以能立足于湍流?这可以做出各样解释,但人们更有理由相信这是出于造物者——大自然的安排,因为这里的水——一滩一瀑、一溪一湖似乎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九塞沟的水是奇特的,但九寨沟的水绝非仅以奇特的流动形式取胜。如果用“奇”字来形容九寨沟的流动之水,那么九寨沟的静止之水带给人们的则是梦幻般的境界。看遍沟内大大小小几十个湖沼,就会发现它们虽然形态不同、情调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弥漫在它们身上的神秘色彩。

  捧起一掬湖水,看上去都是那样纯净清澈,但这些同样纯净清澈的水在不同的湖里却幻化出不同的神采。有的湖底纹理斑驳,形成不同的图案,透过清澈的湖水看去,就像水底铺了一块硕大的美丽地毯;有的湖底排列着体态玲珑的沉积物,或如碧花,或如翠叶,看上去宛如一片水下的园圃。③特别是有些湖在不同的山林映照和不同的光线照射下,闪烁出奇异的波光水影有的蜿蜒如蛇游,有的横射如铜飞,有的明灭如萤光,有的突跳如磷火......你纵使览历过天下的湖海河川,面对着这呈现出奇光异彩的湖群也会如痴如迷。

  人们都知道,色终归是物的反映,在这一片神秘的奇光异彩后面,不外乎是水下的岩、藻.泥、沙,还有水上的日、月、风、云,而把这些平凡之物转化为神奇之色的是造物者一-大自然。但是,人们又是怎样理解造物者这种富物于色、化物为美的用心的呢?尘世喧嚣,追求功利者众多,他们还色为物,只看到色后面物的价值。广袤的大地上,造物者的匠心经营是所在多有的,但在纷纭的人世间,色被亵渎、美被扭曲的事情也是所在多有的,这或许就是越在九寨沟这样的原始景象中,色才表现得越美、美才表现得越真的缘故吧!

  入沟越深,似平出世越远,当到达雪山脚下的几十里的长海之畔时,便会觉得自己的身与心完全回到了造物者的身边。

  这里的湖水清冽,幽深,一平如镜。周围翠绿的山林,把影子毫发毕现地倒映在湖面上,水中的山林看上去似乎比它的本来面目更加真切而鲜明。天空一碧如洗,而倒映在水中的碧空也由于涂上了一层青幽的色彩更显得深邃。在岸边凝神片刻,便会觉得满眼景物变成一片清绝碧透的光,难以分清哪是山林,哪是天空,哪是湖水。一时天光幽幽,山林寂寂,似乎时与空都凝固了。在这种境界里,自己的心似乎与造物者的心产生了感应,所有的尘忧俗虑涤荡一 净,只落下心头的一片空明澄净。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