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树会记住许多事阅读答案-刘亮程

作者:opple 时间:2025-01-13 阅读:()

  “ 回来吧,别找了,啥都没有。”

  树根在地下喊那些枝和叶子。它们听见了,就往回走。先是叶子,一年一年地往回赶, 叶子全走光了,枝杈便枯站在那里,像一截没人走的路。枝杈也站不了多久。人不会让一棵死树长时间站在那里。它早站累了,把它放倒,可它已经躺不平,身躯弯扭得只适合立在空气中。我们怕它滚动,一头垫半截土块,中间也用土块堰住。等过段时间,消闲了再把树根挖出来,和躯干放在一起,如果它们有话要说,日子长着呢。一根木头随便往哪一扔就是几十年光景。这期间我们会看见木头张开许多口子,离近了能听见木头开口的声音。木头开一次口,说一句话。等到全身开满口子,木头就没话可说了。我们过去踢一脚,敲两下,声音空空的。根也好,干也罢,里面都没啥东西了。即便无话可说,也得面对面呆着。一个榆木疙瘩,一截歪扭树干,除非修整院子时会动一动,也许还会绕过去。谁会管它呢。在它身下是厚厚的这个秋天、很多个秋天的叶子。在它旁边是我们一家人、牲畜。或许已经是另一户人。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路,会丢掉人的脚印,会分岔,把人引向歧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忘却很多事情,这与树“会记住”形成鲜明对比。

  B.文中多次描写挂在树上的筐,写出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流露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伤感,温情中夹杂着淡淡的苦涩。

  C.“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形象地写出了一棵树从生长到生命逐渐丰盈的过程。

  D. “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 树根喊回来”等跳跃性的句子看似含蓄优美,实则关联性弱。

  7.下列对文本中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语言通俗质朴,不少地方使用了口语,乡土气息浓郁。如“苞谷棒子”“苞谷糊糊”等生活化的语言使人很有亲切感。

  B. 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往日时光的悠闲美好。

  C. 文中多次写到“找”,描写一家人坐在树下吃饭的情景,平凡中蕴含着温馨,回应“我”要“找”的是温暖永恒的精神追求。

  D.本文赋予各种事物以生命,树的“记住”归根结底是人的“记住”,文章通过树传达出对生活、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形散神聚。

  8.刘亮程的散文中多次写到“路”和“树”,比如,他在《一条土路》中写道:“每个村庄都用一条土路与外面世界保持着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其余的路只通向自己。”“人的影子一晃就不见了,生命像根没咋用便短得抓不住的铅笔。这些总能走到头的路,让人的一辈子变得多么狭促而具体。”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路”和“树”的理解。(4 分)

  9.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择性必修下册)的结尾说:“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 分)

  参考答案

  6.D(“实则关联性弱”错误,“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 “找到了它就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等句子不仅展现出作者对生活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也展现出作者对生活在这个村庄中一切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敬重。这些看起来跳跃的句子是作者心路历程的体现,其关联度紧密。)

  7.C(“回应……温暖永恒的精神追求”错误,描写一家人坐在树下吃饭的情景,回应 “我”要 “找”的是浓厚的无法割舍的亲情。)

  8.①刘亮程散文中的“路”是生命轨迹中的一种意念,一种选择,“用一条土路与外面世界保持着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理性驱使着人们走出去,去探索,去实现。“坑坑洼洼的单线联系”指现实的路会因现实的功利性而变得狭隘与崎岖。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