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母何更行,见养祖母-《华阳国志》

作者:opple 时间:2025-01-11 阅读:()

  解析:“河内余县”作“发”的地点状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C;“贵势之家”作“惮其公直”的主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译文:不敢烦扰温县,河内郡其余几县盗贼骚扰,却不敢逼近温县,追击盗贼的人也不敢路过温县境内。陇西(地名)王司马(官职名)的儿子王舒非常敬重他,与他交好,因此权贵有势力的大家族都忌惮他的公正秉直。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第一个“响”,形容词作状语,应着响声;第二个“响”,形容词作名词,响声,声音。B.第一个“嘉”,动词,赞扬;第二个“嘉”,形容词,美好的。C.两个“凡”,都是副词,一共。D.第一个“景”,通“影”,影子;第二个“景”,形容词,重大的。故选:C。

  12.答案:D

  解析:D.“官位相比更高”错。原文为“少与密齐名,官位相比”,意思是年轻时和李密齐名,官位相近。故选:D。

  13.答案:(1)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2)寿良、李骧和陈承祚互相诋毁,李密当众议论他们的得失并且严厉指责他们。

  解析:①“矜悯”,怜悯;“愚诚”,愚拙的至诚之心;“听”,允许,准许;“庶”,或许。译文: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②“相”,互相;“长短”,诋毁,说坏话;“切责”,严厉指责。译文:寿良、李骧和陈承祚互相诋毁,李密当众议论他们的得失并且严厉指责他们。

  14.答案:“孝”奉为至高的为人准则;为官“公直”,关爱百姓,不苛求百姓;正直,不存私心。

  解析:原文说到“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把“孝”奉为至高的为人准则。据原文“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一无烦费。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识先戒,本国望风,式歌且舞,诛求烦碎,所未闻命”可知,李密提倡为官“公直”,即公正秉直,关爱百姓,不苛求百姓。据原文“吾独立于世,顾景为畴,而不惧者,心无彼此于人故也”可知,李密为官正直,不存私心。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被祖母刘氏亲自抚养。李密研究《春秋左传》,博览五经,对于各种书籍能够融会贯通。李密机智警觉分辨敏捷,辞采和文义应声而起。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侧身而睡,日夜不脱衣服。祖母的饭菜、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李密有时间就去学习,忘记了疲劳。本郡的召命,全都不去应职。州里授予从事之职,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的职位。

  魏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听他的名声,请求他担任主簿,等到用书信招他,想跟他见面,也不前往。他因为考虑到祖母年纪大了,就一心想着和颜悦色地奉养老人,所以拒绝了州郡的任命,只是在家里讲学,挂牌教授学生。武帝登基,下诏任命太子冼马。诏书多次下达,郡县逼迫他,于是他上书武帝说:“臣下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离我而去世了。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抚养我。……臣下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诚心,请允许我完成臣下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皇帝看了李密的表章说:“李密出名,一点也不假啊。”赞扬其诚心侍奉,赏赐二个奴婢,下令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