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5-01-11 阅读:()
【甲】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圈,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
①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②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使尧在上③,咎繇为理④,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
(节选自《愚公之谷》)
【注释】①牸(zì)牛;母牛。②夷吾:即管仲。③使尧在上:假使尧为国君。④咎繇(jiù yáo)为理:咎繇为法官。咎繇是人名。
1. 下面句子有两处必须断句,请用“/”标示出来。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2. 请解释下列原文语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文言现象 原文语句 解释加点字(填写文字) 释义方法(供参考)
通假字 始一反焉 (1)______ 【指出通假】具答之(同“俱”,详尽、全部)
一词多义 帝感其诚 (2)______ 【借助工具书】 ①诚心,真诚;②确实,的确;③果真,如果;④诚信。
公诚愚矣: (3)______
词类活用 明日朝 (4)______ 【同类现象】天下缟素(穿白色丧服)
3. 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告管仲
A. 何以战(《曹刿论战》)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 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 D. 以刀劈狼首(《狼》)
4. 将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矣,汝之不惠!
(2)何为以公名之?
5. 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帮助务实组和求真组完成比异求同探究单。
比异求同探究单
务 实 组 (甲文) 依据一:愚公有远大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 依据二:愚公相信人力无穷,从“①____”一句中可以看出。 求 真 组 (乙文) 依据:从“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一句可以看出,管仲明白了老人借解释地名②____的用意。
探究结论:③____
【答案】
1.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2. ①. 同“返”,返回 ②. 诚心,真诚 ③. 确实,的确 ④. 上朝
3. C
4. (1)你太不聪明了!(2)你(老人家)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呢?
5. ①.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②. 修明内政(告诉齐桓公监狱断案不公正) ③. 愚公不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结合“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分析,“傍邻闻之”中“傍邻”是主语,“闻”是谓语,“之”是宾语,句子成分完整,故在“之”后断句;“以臣为愚”中省略了主语,“以……为愚”是谓语,“臣”是宾语,故在“愚”后断句;再结合句意“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就把这个山谷叫做愚公之谷”可断句为: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