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长相思·其二全诗、意思及赏析

作者:opple 时间:2024-04-02 阅读:()

长相思·其二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欲素 一作:如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断肠 一作:肠断)

拼音版

  rì sè yù jìn huā hán yān , yuè míng yù sù chóu bù mián 。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zhào sè chū tíng fèng huáng zhù , shǔ qín yù zòu yuān yāng xián 。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cǐ qǔ yǒu yì wú rén chuán , yuàn suí chūn fēng jì yān rán 。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yì jūn tiáo tiáo gé qīng tiān , xī rì héng bō mù , jīn zuò liú lèi quán 。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bù xìn qiè duàn cháng , guī lái kàn qǔ míng jìng qián 。

  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意思

  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

  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只可惜曲虽有意无人相传,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隔着远天不能相见。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请回来明镜里看憔悴容颜。

注释

  如素:一作“欲素”。素:洁白的绢。

  赵瑟:一作弦乐器,相传古代赵国人善奏瑟。

  蜀琴:一作弦乐器,古人诗中以蜀琴喻佳琴。

  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此处泛指塞北。

  横波:指眼波流盼生辉的样子。

创作背景

  这三首《长相思》的创作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李白被“赐金还山”之后,大约是他被排挤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

赏析

  《长相思·其二》此诗首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开篇造境,渲染了愁苦迷蒙的相思气氛,暮色低沉烟雾缭绕的景物特征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之感,奠定了整首诗的悲凉调子。夕阳斜暮,渐渐西沉,几簇花丛在低沉的暮色里显得朦朦胧胧,如被烟雾缠绕。这种如烟似梦的感知显然部分来源于思妇的眼睛,来源于思妇被相思愁绪紧紧包裹的内心。牵肠挂肚的相思使思妇所观所感的一切都带上了浓重的忧郁色彩,不独花朵,也非烟雾使然。黑夜拉开帷幕,思妇却没有进入梦乡,对丈夫切切的思念使她辗转反侧无法成眠。更可恼的,是那一轮明月,依旧发出如绢如素光洁皎然的光辉,透过孤独的窗棂,搅得多情人心绪难宁。在这句诗中,代表着团圆的明月,因其特定情境而被诗人塑造成一个冷漠的、不解离人情怀的形象。北宋晏殊《蝶恋花》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也是这个意思。面对月色如水良辰美景,思妇却只能让他虚设,想起从前种种,一颗心久久不得平静。虽然思念只是徒劳,却也心甘情愿,无心睡眠。“日”与“月”在交替,白昼与黑夜在轮回,思妇的相思也像波浪中的小船,翻腾不息,相思之苦,也只有思妇最为明了。诗人用“愁”字把这种感情明白地表达出来。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无法安睡的思妇,只好在月下弹一曲哀伤凄美的琴瑟,在回忆和期待中与心上人夫唱妇随。是有“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两句,琴瑟合鸣,鸳鸯凤凰都是用来喻指夫妻美满之意,诗人在这里互文见义,旨在表达思妇望夫心切而又无法排解的愁绪。琴瑟都作为传情达意之物,至于“蜀琴”,更被人传说与司马相如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所关联。但如今琴瑟独鸣,凤凰曲难成,原本以为可以白头到老长相厮守的一对鸳鸯,竟然也天各一方,思妇的伤情可想而知。关山重重,天遥地远,就连这思君念君为君弹奏的一首相思之曲,也无法令心上人听到。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