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十首最美的古代情诗

作者:opple 时间:2024-02-27 阅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

  一、《国风·邶风·击鼓》周·佚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故事背景:“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卫穆公出兵救陈”说:“此乃卫穆公北清北之盟,求陈为宋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二、《上邪》汉·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故事背景:《上邪》为《铙歌十八曲》之一,属乐府《鼓吹曲辞》。《上邪》是一首民间情歌,是一首感情强烈,气势奔放的爱情诗。诗中女子为了表达她对情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她指天发誓,指地为证,要永远和情人相亲相爱。全诗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新颖泼辣,深情奇想,气势豪放,感人肺腑,被誉为“短章中神品”。

  三、《铜官窑瓷器题诗》唐·佚名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故事背景:《铜官窑瓷器题诗》一般特指《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是唐代流行于民间的诗歌,由瓷工收录到所造的瓷器上面而因此得名。可理解为:你在谈请说爱的时候,我还不知情为何物,我知情为何物的时候,你已经远离了我。恨不能与你同时懂得情爱,天天与你相随,日日与你相守……

  四、《离思五首》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故事背景:元稹的离思五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韦丛20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五、《江城子》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故事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苏东坡十九岁的青葱年华,与情窦初开年方十六的王弗之间的故事。年轻美丽端庄的王弗,懿淑贤德,孝敬双亲,二人举案齐眉,恩爱至深。无奈天妒红颜,好景不长,可怜的王弗在二十七岁便与世长辞。在看似平静的语气下,却隐藏着巨大的悲哀,令这首悼亡词传诵至今。有时至深的感情,是永远埋在心底,不是任何语言能形容的。它既不是朱砂痣,也不是白月光,更不是饭米粒抑或蚊子血。虽说世间谁的离开都不能让地球停止转动,可是没有了你,我的人生却变了天。

  六、《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故事背景:北宋年间仕途不顺的李之仪被贬到太平州。祸不单行,先是女儿及儿子相继去世,接着,与他相濡以沫四十年的夫人胡淑修也撒手人寰。连遭不幸的李之仪跌落到了人生的谷底。这时一位年轻貌美的奇女子出现了,就是当地绝色歌伎杨姝。后来他们一见倾心,秋分时节,李之仪携杨姝来到长江边,面对知冷知热的红颜知己,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