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赏析“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

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4 阅读:()

  登凌云高处

  刘过①

  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

  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

  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②。

  【注】①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②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摄衣登楼,既是对诗歌题目的照应,又是下文所见所感的缘起。

  B.颔联以“转毂”喻天地运转,以“虚舟”喻身世沉浮,贴切形象,内涵丰厚。

  C.颈联描绘了草木湿润、山川辽阔的深秋景象,透露出诗人清醒达观的心态。

  D.全诗将叙事、写景、抒情等手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层次分明,意境高远。

  16.尾联两句“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5.C (3分)

  16.(6分)

  ①尾联两句写诗人年迈登高,希望能驰目千里、穷尽望眼,可惜已无法看到中原故土。

  ②表达了诗人重整河山、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无奈、辛酸与痛苦。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 .“透露出诗人清醒达观的心态”错误。“岚烟湿”“海气浮”描绘了一副烟波缥缈虚无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命运前途无法把握的沉浮之感。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由尾联“杖藜”可知诗人此时已经年迈,“穷望眼”刻画了一个登高、远望,希望自己能驰目千里、穷尽望眼的老者形象。“何处认神州”用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虽然极目远眺,但可惜已无法看到中原故土。

  依据“真转毂”“付虚舟”“岚烟湿”“海气浮”“何处认神州”等内容可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岁月空流走的无奈、辛酸与痛苦。更是对收复中原腹地强烈愿望失落的无限感慨,传达出了诗人曾理想重整河山、收复中原的伟大爱国抱负。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