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3 阅读:()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诗从“人为贵”入笔,表达了诗人以“让”与“兼爱”为基础的大同思想,通过叙述古代君主治民的法则,认为退小人任用德才兼备者是国家昌盛的基本保证;通过尧舜之间的对比,怎样才能纠正“侈恶之大”呢?诗人主张“俭为共德”,在此基础上,提出“让”与“兼爱”,即国君贤明,君民平等,执法公正,讼狱不兴的大同思想。通过言语,可见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愿望。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这首诗被明代钟惺的《古诗归》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它描写了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读来如浏览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汉灵帝死,之后太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宦官张让、段珪等把持朝政。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收回政柄。然而事情泄露,张让等人杀了何进后,又劫持少帝和陈留王。董卓率兵进京,再度劫还。然而董卓在这次进军京城中窃取国家大权,旋废少帝又将其杀死,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董卓火烧洛阳城,挟持献帝。使得当时哀嚎遍野,民不聊生。此诗歌正是诗人目睹这些惨状后,哀痛感伤,挥笔所作。
冬十月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写于初冬十月,北风刮个不停,严霜又厚又密,鹍鸡晨鸣,大雁南飞,猛禽藏身匿迹,熊罴入洞安眠,肃杀严寒中透出一派平和安宁。农具已经闲置起来,收获的庄稼堆满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来往的客商住宿,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诗篇反映了战后在局部地区人民过上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及诗人要求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的理想。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