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古文提醒人注意身体的句子

作者:opple 时间:2023-02-01 阅读:()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41、食不语,寝不言。

——春秋·孔丘《论语》

42、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明·郑宣《昨非庵日纂》

43、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44、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明·王文禄《医先》

45、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

——明·高濂《尊生八笺》

46、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47、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48、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49、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50、若邪盛为害,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勿使后世生悔,此神而明之之术也。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51、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明·高濂《尊生八笺》

5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53、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晋·葛洪《抱朴子》

54、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55、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56、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

57、人勤于体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可以摄精。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58、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

59、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生,长年可保。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60、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清·曹廷栋《老老恒言》

6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春秋·李耳《老子》

62、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

63、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清·朱锡绶《幽梦续影》

64、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明·胡文焕《养心要语》

65、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

——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66、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

——宋·蒲虔贯《养生要录》

67、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

——明·胡文焕《类修要诀》

68、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69、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

——清·曹慈生《养生随笔》

70、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唐·张湛《养生要集》

71、劳极则精罢,思极则精离,饮食少则精减,房欲频则精耗。

——明·王文禄《医先》

72、君若欲寿,则顺察天地之道。

——马王堆汉墓帛医书

73、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明·袁坤仪《摄生三要》

74、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

——明·陈继儒《食色绅言》

7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明·汪绮石《理虚元鉴》

76、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明·胡文焕《续附·养生要诀》

77、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