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2-11-18 阅读:()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3)又如:假姨姨(假亲戚,冒充的亲戚);假言(虚假不实的言语);假女(鸨儿称自己认作养女的ji女);假局(假局子。诱人的骗局,圈套);假子(非亲生的儿子,如干儿子、前夫之子等)。
(4)代理,非正式。
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韩非子·难二》
(5)又如:假摄(代理职务);假髻(人造的发髻);假吏(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假守(古代称权宜派遣而非正式任命的地方官)。
【动】
(1)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假,借也。——《广雅》
假尔大龟有常。——《礼记·曲礼》
而假手于我寡人。——《左传·隐公十一年》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成公二年》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
以书假余。——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假诸人。
而强假焉。——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2)又如:假榻(借住);假馆(借馆舍以住宿;借用书塾读书);假宿(借宿);假以辞色(好言好语、和颜悦色的对待);假途灭虢(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灭虢回兵时把虞国了灭掉了。后以此比喻以“假途”为名,行灭他国之实的计策)
(3)租赁;雇佣。
久假而不归。——《孟子·尽心上》
(4)又如:假居(租屋而居;暂借居住);假税(租赁应缴的税);假赁(借,租借)。
(5)凭借。
假舆马者。——《荀子·劝学》
假舟楫者。
善假于物也。
(6)又如:假力于人(凭借他人的力量);假助(借助);假虎(比喻借用他人之事作威作福的人);假虎张威(狐假虎威)。
(7)授予;给予。
假大兵权。——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假吾人彭聃之寿。——【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8)又如:假兵权(给予兵权);假人(授予人);假年(给以岁月。指延长寿命);假息(苟延残喘)。
(9)宽容;宽饶。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祖纪》
(10)又如:假易(宽纵;宽容);假纵(宽纵)。
(11)伪托;假冒。如:假妆(假扮;扮作);假口(假托;假冒);假批子(冒名顶替者)。
(12)通“嘉”。赞美,表彰。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诗·大雅·假乐》
假而礼之,厚而勿欺,则天下之士至矣。——《管子·小问》
【连】
(1)假设,如果。
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荀子·正名》
假其惊怖斯言。——[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2)又如:假饶(如果;假若);假似(如果;假设);假之(假若);假而(假如)。
(3)即使。如:假是(即使;纵然);假遭(即使,如果)。
【
(1)暂且;权宜。
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2)又如:假嘈(胡乱应付);假延(暂且延缓);假埋(假葬。暂时埋葬以待改葬);假翮(暂时依附)
◎假jiǎ
【介】
(1)凭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愿假宠以请予诸侯。——《左传·昭公四年》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2)当。
假今之世。——《荀子》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句末语气词,表陈述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免”通“娩”,分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政”通“征”,征税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铺
“铺”通“哺”,给人食物吃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有”通“又”,古人习惯在整数与零之间加一
5/1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