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2-11-07 阅读:()
后面十一句为第三层次。前七句写女神在山上等待的情况和思虑:她在山石磊磊、葛藤丛生的山间徘徊,采摘灵芝草(“三秀”),等待着恋人,等得急了,开始埋怨恋人,感到怅然若失,忽然又体贴对方,相信对方是会思念她的,只是因为“不得闲”而来得迟。于是她继续等待着,时而采集香花芳草,时而喝口清泉,时而憩息在松柏之下,然而恋人还是没有来,于是由体贴对方变成了对对方的疑虑:莫不是他虽然思念我,但却对我又怀疑呢?后面四句写天黑了,雷声滚滚,大雨滂沱,猿鸣凄切,狂风飒飒,树木萧萧,她感到失望,深深地陷人痛苦和忧伤之中。这一层写女神在山上等待恋人时的种种心情,终因恋人失约而深深地陷人痛苦和忧伤。
本诗描写山中女神赴约、不遇而终于失望忧伤,表现了女神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本诗写法的特点是人神结合。作者写的是山中女神,而在女神身上賦予人的思想和情感。她既有山中女神的特征,也具有人一样对约会恋人的渴望、思念、体贴、疑虑,以及对爱情的珍惜和追求。与其说是写女神的爱情故事,毋宁说是反映了人世间的爱情追求。在屈原看来,所谓神灵,也像人间凡人一样需要爱情、追求爱情;也像凡人一样有渴望、有忧伤、有失望而不能自拔。惟其如此写法,这篇描写女神故事的诗歌,才令人感到亲切、可信,由此产生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其次是景、情结合。作者写山中女神,其装饰、背景、景物无不紧扣山中的特点。用薜荔、女罗、石兰、杜衡等芳草,装饰她的外表,以衬托她“既含睇兮又宜笑”的表情,显示她既芳洁又美丽的形象;用“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等景语,衬托“留灵修兮情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等情语,更见出她对约会的渴望和对神圣爱情的追求。诗中写女神赴约时的景物和到达约会地点等待恋人时的景物是不同的,前者的景物用以衬托和表现她的欢愉的心情,后者用以见出她的心情和景物一样暗漠,从而增添了迟暮之感。这种景情结合的写法,既切合了山中女神身份的特征,又突出和美化了女神这一艺术形象。
再次是心理描写与情节发展相结合。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刻画了女神心理不同的变化。先写赴约时女神“既含睇兮又宜笑”,既表现她的情态之美,也透露出她内心的欢愉;赴约途中由于“路险难”而产生了“独后来”的心情,惟恐受到恋人的错怪和误解,生动地表现了热恋中女子赴约时的特有心态,到达约会地点久待恋人未至,徘徊不忍离去,表现出了她对恋人的深信和期待,以及对爱情的珍惜;久待恋人不至,先是埋怨怅然,继则猜想恋人因“不得闲”而未到,接着想到恋人对自己的怀疑,最后则陷入深深的忧痛。女神的心理发展变化,完全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曲折生动地表现了她在爱情挫折中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自然神灵也和世间凡人一样有爱情的追求和挫折,有欢愉、有疑虑、有优伤。作者既是写神,又是写人,创造了一个神和人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