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朱椿《祭杜子美文》吴汝纶《游大观亭故址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作者:opple 时间:2023-09-04 阅读:()

  (明)朱椿

  ①杜甫先生离开今天已经有几百年了,成都草堂的名气了,到今天了还是流传下来的。我曾经全面的观察万里桥的西边,浣花溪的旁边,寻找草堂的旧址,发现了那里一片衰迷的凄草,一片寒烟,因此不能不有所感叹。于是我吩咐工匠建造草堂,开辟一亩半的土地,然后把成都草堂的名字提在匾额之上,希望经过这里的人能够仰慕先贤的丰功伟绩。

  ②然而人们所记住的是杜甫先生遗留下来的诗文,但我所仰慕的,大概是先生短暂的生命里面却有着忠君爱国的这样一种深切的思想。虽然长江水出巫峡下湘川,本来不留恋这里的一切,但是先生的精神呢,就像水在土地里面到处都存在的。

  ③先生在诗文里面援引正直之言,抒写心中的忧闷。我对着风斟满了酒,希望能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乙

  游大观亭故址记

  (清)吴汝纶

  ①我小的时候就知道大观亭是皖城的名胜,长大了听说有名的人登上这座亭子大多是来凭吊余忠宣的坟墓,又想到大观亭的名气是依附于余忠宣的名气而闻名的,只是遗憾不能一睹其优美的盛况。今年我到皖城参加考试,才跟随方存之先生游览这个地方。大观亭四面环山,长江一直延伸了天边,游览这样的风景名胜,我慷慨的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但是大观亭的地址废弃变成了军营,想寻求以前的盛况荡然无存。只有余忠宣的坟墓,被前中丞彭公重新修建,高大的墓碑,凸起的坟墓,完全像以前一样,我与方先生一起徘徊凭吊,很长时间才回家。

  ②大观亭废弃已经很久了!今天的游玩,难道不是因他往日的名气所动吗?然而,想要探寻它的盛况,已经没有一处存在,再过一段时间,谁还会知道有这座亭子?像余公的坟墓,即使没有彭公的重修整治,我知道千百年之后必定会有凭借他的坟墓而凭吊的人。中丞在修理坟墓的时候,却没有修理这座亭,难道是想到园林台榭的盛况本来就不如忠义之气感人至深?还是因为有所依附而闻名的事物最终没有不消亡的,只有那些有名副其实的才可以长久?既然这样,那么没有不腐朽的事物,即使是曾经震耳耀目的事物最终总归是有消失的时候,难道只有这一座亭子是这样吗?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