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作者:opple 时间:2023-09-01 阅读:()

  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嘉祐祐二年,登进士第,调万年主薄,数假邑事,邑人谓之“明镜”。为修武令,邑有牧地,民久侵冒转易,皆为税籍,朝遣使案亩加租,总四万余石。公争之,得减万余石。修武废为镇,民以为不便,公力争不能得,察访官欲奏留公领镇事,公辞之,改垣曲令。他邑敛青苗钱,类以严督取办。公不笞一人,而输有时足。公自以遇圣之知,夙夜竭力,知无不言。时进退大臣,损益政事,公密勿启沃,多见施行。拜右谏议大夫,赐三品服,请召讲官便殿,访以治道,是岁旱,论救灾十事。迁给事中。有诏“幸后苑,赏花、钓鱼,燕群臣”。会春寒,公请罢点,以祗天戒。其夏日食,上疏论修德应变。神宗山陵,韩献肃公守洛,奏公勾当山陵事;事以时集,洛人不知有大役。公天性纯孝,为太尉居丧,庐墓侧三年,事叔父尽其道,教诸弟以友爱,上下惇睦,靡有间言。为人端厚方重,望之可畏,即之谦恭,虚己常若不足。修身治家,居官立朝,与朋友交,一以至诚。守亳,亳人怀其德,为之立祠。亳大饥,公开仓赈济,量口给粟,五月而止,民无菜色。在潞,以邻境荒歉,流民至者相踵。公劳来安定,日为食以食之,一日,食饥者至暮,不暇食,遂感疾,犹强视事。未终前二日,亲祷雨,拜不能兴,忧民之心,瞑而后已。

  (节选自范祖禹《集贤院学士知潞州朱公墓志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

  B.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

  C.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

  D.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唐宋时期常常由初入官场的人担任。

  B.青苗钱,宋代在青黄未接时发放的农业贷款,本意为增加政府收入并抑制民间高利贷。

  C.立祠,我国古代一种信仰民俗,建造目的是为受尊敬的已逝之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

  D. “公劳来安定”中的“劳”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辍飧饔以劳吏者”的“劳”同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光庭秉公办事,能力出众。担任修武县的县令,正确对待公家牧场的税收;在垣曲县,没有鞭打一个人,但能够按时收取青苗钱。

  B.朱光庭竭力辅君,知无不言,为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面对提拔或者罢黜大臣以及一些政事,他都勤勉努力,竭诚开导,很多意见得以施行。

  C.朱光庭为人孝悌,端厚谦恭,为父亲筑庐守孝三年,事奉叔父尽其孝道,教诲诸位弟弟使家族和睦,看上去让人生畏,其实却是谦逊恭敬。

  D.朱光庭忧虑民事,死而后已,在亳州、潞州发生大饥荒时,他开仓赈济百姓;临终前两天,还亲自析祷求雨,当时跪拜后都已经不能站起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春寒,公请罢燕,以祗天戒。

  ( 2 ) 一日,食饥者至暮,不暇食,遂感疾,犹强视事。

  14. 修建宋神宗陵墓一事,具体是如何执行的?结果怎么样?( 3 分)

  答

  10.(3分)A(“公幼好学”的意思是“朱公年幼的时候喜欢学习”,并非两件事,中间不能断开。“大吾门者,汝也”是判断句式,中间要断开。“得任子恩,辞”的意思是“得到因为父辈有功而让儿子任职的恩遇,但推辞了”,且有后文“以与其弟”,“把这个机会给了弟弟”,故“辞”要单独断开。原文标点为:朱公讳光庭字公掞,河南偃师人,太尉长子。公幼好学,十岁能属文,赋诗有警句。祖父拊其背曰:“大吾门者,汝也。”得任子恩,辞,以与其弟;祖父益奇之。)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