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31 阅读:()
端拱元年春,庚子,以李防为尚书右仆射。防和厚多恕,在位小心醇谨。每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却,已而擢用;或不足周,辄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防曰:“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以赵普为太保兼侍中,吕蒙正为中书侍郎。帝谕普曰:“卿勿以住高自纵,勿以权重自骄,但能谨赏罚,弭爱憎,军国何忧不治!”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不结党与遏事敢言每论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帝嘉其无隐故与普俱命蒙正晚出,骤进与普同位,普甚推许之。开封尹陈王元僖进封许王,帝手诏戒曰:“汝生长深宫,须克己励精,听卑纳谏。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守富贵而保令终。”丙午,诏:“诸道民有艰食者,所在发廪赈之。”赵普再入相,方立班宣制,工部侍郎雷德骧闻之,遽上疏乞归,又请对,具陈所以。帝勉谕良久,且曰:“卿第去,朕终保全卿。”德骧固请不已,壬子,罢知京朝官考课,仍奉朝请,特赐白金三十两以慰其心。三月,甲子,下诏申儆官吏,求直言。帝尝谓户部使李维清曰:“朕读《贾谊传》,夜分不倦。谊当汉文时,指论时事,至云太息、痛哭,盖欲感动人主,不避触鳞,真忠臣明国体者也。今廷臣有似此人者否?”维清曰:“陛下若于言事中理者赐以奖擢,即不知忌讳者亦与优容,则贾谊之流复出矣。”五月,命吏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帝谓至曰:“人君当淡然无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则奸佞无自入。朕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第十四卷,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不结党与/遇事敢言/每论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帝嘉其无隐故/与普俱命/
B.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不结党/与遇事敢言/每论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帝嘉其无隐故/与普俱命/
C.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不结党与/遇事敢言/每论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帝嘉其无隐/故与普俱命
D.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不结党/与遇事敢言/每论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帝嘉其无隐/故与普俱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或不足用”与“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中的“足”字的意思不同。
B.“谨赏罚”与“谨庠序之教”(《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谨”字的意思相同。
C.“勿鄙人短”与“人贱物亦鄙”(《孔雀东南飞》)中的“鄙”字的意思不同。
D.“以慰其心”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中的“以”字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昉温和厚道,对那些请求他照顾的人,他总是公正行事,而且和颜悦色、好言好语相待,使那些人即使没有受到照顾,也不会心生怨恨。
B.皇帝对于任新职的人常有告诫:赵普担任太保兼侍中后,皇帝告诫他切勿放纵骄横;元僖进封为许王后,皇帝告诫他要接受他人的劝谏。
C.皇帝希望听到正直的言论,他曾把自己读《贾谊传》的事告诉李维清,并询问当时朝臣中有没有贾谊之类人,李维清就借机劝他宽容纳谏。
D.李至兼任秘书监之后,皇帝向他谈了一些为政的思想,皇帝认为做人君的不可以把自己的嗜好表现出来,不然就有可能被奸佞的人利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
(2)工部侍郎雷德骧闻之,遽上疏乞归,又请对,具陈所以。
答
10. C【解析】第三处应在“与”后断开,“党与”是一个词,不宜分开,而且“与”和“遇事敢言”搭配不当。由此排除D两项。第八处应在“故”前断开,“帝嘉其无隐”句意已很完整,“故”意为所以,应引出下文“与普俱命”。由此排除A、B两项。故选C项。
11. A[角翠析】A项,两个“足”的意思都是值得。B项,两个“谨”的意思都是认真地做某事。C项,“勿鄙人短”的“鄙”意思是瞧不起、轻视,“人贱物亦鄙”的“鄙”意思是低贱。 D项,两个“以”都表目的,译为“来”。故选A项。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