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数码网络

CPU显示与实际频率不符合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作者:opple 时间:2024-04-20 阅读:()

  1、电压2.2V跳线(新增):REV

  1.12之后,VID2:

  空;VID1:

  1-

  2;VID0:

  空。(本人实测电压确实如此)

  2、倍频跳线(新增):

  ×5.0

  BF2:

  2-3

  BF1:

  2-3

  BF0:1-2

  ×5.5

  BF2:2-3

  BF1:1-2

  BF0:1-2

  在TX97-E这块主板上用锁频的Intel

  MMX

  200最高只能用到3×83=250,如果换一块新的Super

  7主板其超频还要高,可见其能力并未用尽,于是我用原本支持K6的2.2V电压去驱动MMX

  200,激动人心的时候出现了。在如此低的电压下,MMX

  200不但支持3×66,还支持

  3×75,WIN95的蓝天白云依然美丽。MMX

  200的核心电流6.5A(2.8V),如果电流不变(电压下降,电流必定更小),当电压为2.2V时,功率下降为6.5×(2.8-2.2)=3.9W。翻开《微型计算机》1998年第3期第75页,台式机的MMX

  CPU核心电压为2.8V,外部功率为4.1W,而便携机用的同类CPU核心电压为2.45V,外部功率为7.7W。由此可见,用2.2V电压,功率将下降3.9W以上,实际情况估计会下降一半以上。现今你可以尽情超频了,从温度计看到的是CPU温度上升得慢,要升也仅有几度,原来要上升十几度!不过该方法的唯一缺点是,进入BIOS后会发现核心电压显示为2.2V[ERR],看来主板都不相信这是真的。这块MMX

  200其型号为SL23W

  盒装黑金刚。大家不妨试试Intel的其它芯片,我想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手工调整主板CPU内核电压

  以下为本人最近研究电压调整芯片得出的编程电压调节大法,特别是用于TX97的主板,未曾见过报道。电压调整芯片多采用HIP6008CB或HIP6003,许多主板,包括PⅡ和P6主板还在用此芯片。该类芯片的vid0、vid1、vid2、vid3

  分别对应芯片的3脚、4脚、5脚、6脚。CPU的核心电压是由该芯片的vid0,vid1,vid2,vid3编程而得。具体编程如表1。

  为了区别,主板上相应的编程跳脚用大写字母表示,芯片的编程管脚用小写字母表示,两者并不一一对应,不同的主板两者的对应关系需测量后才知道。在进行实际跳线操作时只要将表1中的0处短接便可。一般来讲可以调出2.0V至

  3.5V之间的任一电压。如TX97E(Rev1.12)用万用表的X1挡量测出主板上VID0的1脚,与芯片的vid0(即芯片的3脚)相连,主板上VID0的3脚接vid3(即芯片的6脚),主板上VID1的1脚接vid1(即芯片的4脚),主板上VID2的1脚接vid2(即芯片的5脚),主板上VID0的2脚、VID1

  的2和3脚,VID2的2脚全为地。当核心电压为2.2V时,用于3×75时工作很正常,但必竟电压太低,用于3×83时会死机,现想调整电压为2.4V,拨掉所有的VID0、VID1、VID2(VID3未焊)上的跳线帽,只用一跳线帽插在VID2的1-2脚上使其短接,开机实测电压为2.4V,用此电压3×83进入WIN95一切正常。同理拨掉全部跳线帽,输出电压为2.0,此时3×66

  正常。跳线帽插VID0的1-2、VID1的1-2、VID2的1-2、输出电压为2.7V。

  这些跳线的设置与主板手册所述并不矛盾,手册上的某些跳线帽其实是多余的。外频电压与上述芯片和编程无关。

解决超频CPU的散热问题,

  本人从硬件上进一步挖掘潜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下面是本人采用的几个办法,供大家参考。

一、改善机箱的散热

  如果条件允许,电脑最好"赤膊上阵",即卸掉机壳,这时散热效果远胜过在机箱内装几个风扇。例如,本人采用立式机箱,去掉机壳,安放在我定制的电脑桌右下方的柜子里。柜子后面无挡板,接插线很方便,同时也利于散热通风。用电脑时将前柜门打开,以执行开机、存放盘片操作。由于柜子较电脑机箱大,这样电脑既不占用桌面,散热又好。这样做时要当心老鼠、飞虫、爬虫等进去做窝后散尿,给电脑带来致命伤害。好在立式机箱内的主板是立着的。经测试,柜门打开或关闭,屏幕显示内部温度相差2度。

二、改善各板卡芯片的散热

  由于超频后外部总线超出规定频率,显示卡或声卡增加了额外负担。你可以让电脑工作一定时间,然后摸摸各芯片的发热情况再定需不需要加散热片。例如本人用的S600DX显卡、1816声卡都比较热。这些板卡原来什么散热措施都没有,自己给板卡有关芯片安个散热片,有条件的话,再在芯片与散热片之间涂抹些导热硅脂。加散热片时千万要注意,散热片与芯片之间要紧密接合,如果中间有距离,则散热效果适得其反,因为中间的空气起保温作用。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