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君被子罕驱逐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opple 时间:2023-09-04 阅读:()

  句意:奖赏正确,有德才的人就受到鼓励;惩罚对了,坏人就受到禁阻。奖赏不当,有德才的人就不能得到鼓励。

  “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结构对称,各自成句;

  “赏罚不当”,主谓结构,“当”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其后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

  D.“含义不相同”错误。

  两句中的“与”意思相同,都是“推举”的意思;“夫赏赐让与者”句意“奖赏恩赐礼让推举是民众所喜好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句意“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的能力。

  C.“分辨他们的言语,喜欢他们的议论”错误。“辩其言,说其义”意思是:为他增长辩才,解说道义。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闻”,听说;“其”,表推测语气;“唯”,只有;

  ②“牧”,动词,养育;“时”,时运;“死之短长,时也”,判断句;“苟”,如果;“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得到利益。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善。子主其恶,寡人行其善,吾知不为诸侯笑矣”可知,宋君喜欢做奖赏这类让臣民高兴的事,不愿被诸侯耻笑;

  由“于是宋君行赏赐,而与子罕刑罚,国人知刑戮之威,专在子罕也,大臣亲也,百姓附之”可知,掌管刑罚的权力给予了子罕,使得臣民亲近归附子罕,造成了“君弱臣强”的局面。

  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做人君的道理有哪些?”师旷回答说:“做人君的道理,努力做到博大仁爱,把任用贤能作为自己的宗旨;广开自己的见闻,明察各方面的情况;不拘执、沉溺于世俗的偏见,不受身边亲信的影响和羁绊;经常检查考核官吏的政绩,以此来驾驭臣下。这就是人君所掌握的道理呀。”晋平公说:“很好。”

  英明的君主有三怕:一怕居高位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二怕得意时骄傲自满;三怕听到天下的至理名言又不能实行。凭什么知道他们会这样呢?越王勾践与吴国交战,将吴国打得大败,兼并了九夷。当时他南面称霸,对群臣下令说:“知道我的过错而不告知我的人,他的罪该被处死。”这就是身居高位而怕不知道自己过失的例子。从前,晋文公与楚国交战,焚烧了楚军营垒,大胜楚国,晋文公退朝之后,脸上带有忧虑的神色,侍者问他:“君王您大胜楚军,现在却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晋文公说:“我听说能因用作战取胜而安宁的,那恐怕只有圣人吧!至于那些以阴谋诡计得胜的人,却很危险啊,所以我很担忧。”这就是怕在得意和顺利的时候骄做的例子。从前齐桓公得到管仲、隰朋的辅佐,为他增长辩才,解说道义,到正月上朝,便命令准备牛、羊、豕三牲,供奉先王祖宗,齐桓公祭告说:“自从我能听到这两个人的忠言,我的眼睛更加明亮,听力更加敏锐,不敢独自占有这些忠言,愿将它们进献给先王祖宗。”这就是听到天下的至理名言而怕不能实行的实例。

  邾文公占卜迁都到绎的事,史官说:“有利于百姓而不利于国君。”邾文公说:“如果对百姓有利,就是对我有利,上天生养了人民更选择了一个人作为他们的君主(领导他们),就是为了给人民带来利益。人民既然可以获得利益,我就一定给他们!”左右随从说:“生命是可以延长的,君王为什么不这样做?”邾文公说:“我的生命在于养育百姓,死亡的早晚,这是时运。如果人民得到利益,吉利没有比这大的了。”于是就迁都到绎地。

  司城子罕在宋国做官,劝说宋国的国君:“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治乱,这一切都取决于君王的赏罚之道。奖赏正确,有德才的人就受到鼓励;惩罚对了,坏人就受到禁阻。奖赏不当,有德才的人就不能得到鼓励,坏人就不能得到禁阻,奸邪之人结党营私,欺上蒙下来争取爵禄,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奖赏恩赐礼让推举是民众所喜好的,请您自己执行;惩罚杀戮是民众所厌恶的,请让我来担当。宋君说:“好。坏事你来做了,好事我来做,我知道这样就不会被诸侯耻笑了。”于是宋君做赏赐的事情,而子罕做惩罚的事情,如此国内人民知道杀戮刑罚都出自子罕,所以大臣们都来亲近子罕,而老百姓则畏惧子罕。不到一年的时间,子罕则把宋君赶走了,而自己施行专政。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