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商汤见设网者四面张,祝曰阅读答案与翻译-贾谊《新书·谕诚》

作者:opple 时间:2023-09-04 阅读:()

  汤见设网者四面张,祝曰:“自天下者,自地出者,自四方至者,皆罹我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能如此?"令去三面,舍一面,而教之祝曰:"蛛蝥作网,今之人循绪。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请受其犯命者。”士民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而况我乎?”于是下亲其上。

  楚昭王当房而立,愀然有寒色,曰:“寡人朝饥时,酒二胆,重裘而立,犹惜然有寒气,将奈我元元之百姓何?”是日也,出府之裘以衣寒者,出仓之粟以振饥者。居二年阖闾袭郢昭王奔隋诸当房之赐者请还致死于寇阖闾一夕而五徙卧不能赖楚曳师而去昭王乃复当房之德也。

  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及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跨屦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跨屡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

  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灭中行氏,豫让徙事智伯。及赵襄子破智伯,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而为哑,乞其妻所而妻弗识,乃伏刺裹子,五起而弗中。襄子患之,食不甘味,一夕而五易卧,见不全身。人谓豫让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仇,何无耻之甚也?今必碎身糜躯以为智伯,何其与前异也?”豫让曰:“我事中行之君,与椎而衣之,与关而枕之。夫众人富我,我故众人事之。及智伯,分吾以衣服,啖吾以鼎实,举袂而为礼。夫国士遇我,我故国士为之报。”

  (节选自贾谊《新书·谕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二年/阖闾袭郢昭王/奔隋/诸当房之赐者/请还致死于寇/阖闾一夕而五徙/卧不能/赖楚曳师而去/昭王乃复/

  B.居二年/阖闾袭郢/昭王奔隋/诸当房之赐者/请还致死于寇/阖闾一夕而五徙卧/不能赖楚/曳师而去/昭王乃复/

  C.居二年/阖闾袭郢昭王/奔隋/诸当房之赐者/请还致死于寇/阖闾一夕而五徒卧/不能赖楚/曳师而去/昭王乃复/

  D.居二年/闺闾袭郢/昭王奔隋/诸当房之赐者/请还致死于寇/阖闾一夕而五徙/卧不能/赖楚曳师而去/昭王乃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愀然”意为容色改变的样子,与《赤壁赋》中“苏子然”的“愀然”含义相同。

  B.“元元”在词典中有“黎民”和“善良”两种意思,此处只能解释为“善良”。

  C.“与关而枕之”与《鸿门宴》“故遣将守关者”两句中的“关”字意思相同。

  D."众人"在文中指一般人,与《师说》中"今之众人"中的"众人"含义相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汤因张网狩猎的人四面张网的做法太过分而制止了他们,但并没有一味批评,而是教给方法,让他们去掉三面网,留下一面。

  B.楚昭王早晨饮了两杯酒,穿着厚毛皮衣,在房屋中站着,仍然感到寒冷,他由自己的切身感受联想到楚国百姓的生活会更艰难。

  C.楚昭王败逃途中因鞋子开口而跑丢了一只,在跑出一段路后,又返回去捡起那只鞋,在他的影响下,楚国从此没有丢鞋的习俗。

  D.豫让毁掉容貌、吞炭变声,一心想杀死赵襄子替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曾像对待国士那样对待他,他也要像国士那样回报智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日也,出府之裘以衣寒者,出仓之粟以振饥者。(4分)

  (2)楚国虽贫,岂爱一跨屡哉?思与偕反也。(4分)

  14.贾谊在文中借楚昭王和豫让的故事给诸侯王阐述了怎样的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0.B 【解析】“奔隋”的主语是“昭王”,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C。“曳师而去”的 原因是 " 不能赖楚 " ,二者之间应该断开,排除 D 项。

  11.C 【解析】“意思相同”错,前者意思是“门闩”,后者意思是“关隘”,二者意思不同。

  12.C 【解析】“没有丢鞋的习俗”错。

  13.(1)这一天,就拿出官府里的皮衣给受冻的人穿,取出仓库的粮食救助饥饿的人。(“是日""衣""振"各1分,语意通顺1分)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