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资仁堂记阅读答案与翻译-邵宝

作者:opple 时间:2023-09-04 阅读:()

  评分说明:示例一4分、示例二最多3分。

  参考译文:

  我们县里砖桥钱孟润先生造了一间堂,君子路过而看到它的匾,问他说:“你的堂为什么叫‘资仁’呢?”钱君起身回答道:“我听说:仁是人的本质。人如果不仁的话,就不能够做人。我对此感到害怕。虽然自己不够聪敏,但不敢不自我勉励。用这个来命名我的堂,就是为了记住这个想法。”

  那位君子说:“‘为仁由己’,这是孔子的训诫。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却为什么舍弃自己努力求取,却还想要从仁中获取一些东西呢?难道不应该重视自己努力而看轻从他人处获取吗?”钱君说:“我怎么敢这样?从‘仁’中获取道理而加以施行,是很重要的。更何况像我这样不聪敏的人,如果不是从‘仁’中获取道理,那么我将从哪里听闻嘉言来说话,从哪里去观察懿行来行事呢?《礼记》说‘循法而努力行仁,这是拿取仁道理来加以实行。’。我敢不致力于此吗?”

  君子问:“既然如此,那么从哪里来拿取仁道呢”钱君说:“过去,孔子告诉子贡说:‘侍奉贤大夫,和仁士交友。’凡是在堂里,坐在我的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一些人。这些人都是我拿取仁道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要自我反省了。虽然这么说,但我所住的地方,远离城市,远离士大夫,如果不是特地前来的士人,我也就很少见到他们,那么我将从哪里获取仁道呢?”

  君子说:“田野里面本来就有这样的人。冀缺在田里除草。他和妻子相敬如宾。胥臣称这种行为是有德的。说“仁道就存在于其中”。现在田野里,怎么知道没有冀缺这样的人呢?如果有,那么考察古事流传美德的说法还会没有证据吗?所谓拿取仁德,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呢?”钱君听了这话,认为懂得了“资”的内涵,拜两拜而接受了这个说法。

  又一天,钱君把这个道理告诉我。我对他说:“这真是公允的君子之论啊!可以将它铭记在心。”于是我就写了这篇记。

  钱君名润,孟润是他的字,是五代十国所谓吴越王钱镠的后人。苏轼称他对百姓甚有恩德。钱君的九世祖叫钱进,宋代祥符年间从嘉禾县移居到无锡府。宋朝亡国后,他的孙子钱宽甫扩大了他的家业,以至于用私人粮仓替代了公家救济,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本朝洪武年,钱君的祖父钱公达搬到了今天的砖桥。他的父亲叫钱惟常,一生都给乡里带来好处。正统年间,因为道义而接受了朝廷的褒奖,奖状挂在门上。钱君生了儿子叫钱承,他的容颜天资都近乎大道。他的自我修养以及持家都能够勤劳而不懈怠。现在已经老了。还不忘像这样自我告诫。钱君的大哥孟清,是我姑姑的丈夫。我了解他到现在大概已经四十年了。于是就一并提及。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