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文本一:谏太宗息兵罢役疏阅读答案与翻译-【唐】徐惠

作者:opple 时间:2023-09-01 阅读:()

  D.“以致彭城阁之变”中的“致”与《过秦论》中“以致天下之士”的“致”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争危害甚大,不要穷兵默武。战争使车马劳顿,士兵疲乏,百姓生死离别,所以希望国君能够广施仁德,减少兵役。

  B.大兴土木工程,不是为政之本。国家连续营建重大工程,虽然尽量节约,但终不免劳民伤财,希望国君适时使用民力,让民力得到休息。

  C.反对奢侈享乐,要防患于未然。追求奢侈享乐是夏桀、商纣二王灭亡的原因,国君虽然现在没有犯错,但也应该以之为戒。

  D.纵然身居高位,也要反思自省。唐太宗虽然身为天子,却仍然小心谨慎,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合天意,不能满足臣民的期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

  (2)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答

  10.A句意:一个农夫辛勤耕种,最终也没有几石的收成,一艘船受损,就会倾覆几百石粮食。这就像输送有限的农力,填补无穷的 巨浪,贪图不能获得的别国民众,丧失已经建成的自家军队。

  “运有尽之农工”与“填无穷之巨浪”结构相同,故应在“农工”之后断开,排除BD;

  “图未获之他众”与“丧已成之我军”结构相同,故应在“他众”之后断开,排除C。

  故选A。

  11.A

  12.C

  13.①只怕了解它并不难,实行它却不容易。心志在功业显著时容易骄傲,自身在时顺安宁时易去享受。

  ②所以国君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并广泛采纳(好的建议),那么有权的大臣就不能堵塞蒙蔽,下层人民的意见就能向上传达了。

  翻译

  自从贞观以来,已经二十二年了,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百姓没有遭受水旱饥荒的弊害,国家没有饥荒的灾难。古人说“即 使有福禄也无须高兴”,实在很有道理。坚守初志始终如一,即使有超凡的道德才智者也很难兼顾。由此可知功业大者容易骄 傲,希望陛下小心谨慎这一点;开始很好者很难坚持到底,希望陛下能改变这一点。

  我私下见近年来兵役劳役同时进行,东边有征讨辽海的军队,西边有征讨崑丘的战役,士兵战马披铠戴甲疲惫不堪,船只 车辆疲于运转输送。并且征召士兵行役戍卫,离开的和留下的都怀有生离死别的痛苦。因为风狂浪阻,往来人员和粮米都有漂 泊沉没的危险。一个农夫辛勤耕种,最终也没有几石的收成,一艘船受损,就会倾覆几百石粮食。这就像输送有限的农力,填 补无穷的巨浪,贪图不能获得的别国民众,丧失已经建成的自家军队。虽说铲除凶恶讨伐残暴,是国家的常规;但滥用武力发 动战争,却是先哲所禁戒的。过去秦始皇吞并六国,反而(成为)加速败亡的祸胎(基础);晋武帝拥有魏、蜀、吴三国之 地,反而成为倾覆的败业。这难道不是居功自傲、抛弃仁德而看轻国家,贪图利益而忘记危害,放肆感情而纵恣欲求吗?竟使 得天地国家,虽然广阔也无法拯救败亡;饥饿中的百姓,由于疲困而造成国家的祸乱。由此可知地域广阔并非是使国家长治久 安的良策,百姓劳苦才是容易发生祸乱的根源。希望陛下布施恩泽于百姓,怜惜抚恤贫困疲乏之人,减少徭役跋涉的烦劳,增 加如甘露般的恩惠。

  我又听说治政的根本,贵在无为而治。我私下以为土木建筑的劳役不可同时进行。北边的宫阙建好,南边又建翠微宫,没 过多久又要建玉华宫。虽然是凭借山水地势,但也不是没有架筑的辛劳;虽一再减少,也有众多人工劳力浪费。最终用茅草盖 屋来显示俭朴节约,还有大兴土木的疲劳;假如由官府出资雇用工匠,也不无烦扰的弊病。因此宫室简陋饮食简单,圣明君主 往往安于此道;金玉装饰的殿宇楼台,是奢侈放纵的君主奢华的表现。因此有道的君主,用安逸而使百姓得到修整;无道的昏 君,用声色使自己得到享乐。希望陛下役民适时,那么力就不会枯竭了;役使他们也能使他们休养生息,那么百姓就会感到高 兴了。

  那些珍奇的玩物与技巧巧妙的东西,是亡国的利斧;珠宝玉器锦绣,实在是迷惑心性的毒药。我私下看到陛下身边服用和 玩赏的东西纤巧华丽,如同在大自然中变出来的;织物贡品珍贵奇特,犹如神仙制造的一般。虽说竞求华丽为时俗所难免,实 际上却是在淳朴的风尚中败坏俭素。由此可知,漆器并不是产生叛离的方术,夏桀制造它导致诸侯叛离;玉杯哪里是招灾惹祸 的手段,商纣使用它而国败身亡。经验证明,奢侈华丽的根源,不可不加以遏制。创制法令时从俭,还唯恐其后人流于奢侈, 创制法令时就者侈,那将如何制约后人?希望陛下详察细微的事物,智慧遍及更广远的地方,在麟阁中研究深奥的秘密,在儒 生中探究幽深难见的事迹。历代帝王治世与祸乱的踪迹,百代安危的迹象,兴衰祸福的运数,得失成败的关键,本来也包容在 心胸之中,往复循环在目光所及之内,这是陛下内心久经考虑的,无须借助我的一两句话。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