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为奸阅读答案与翻译

作者:opple 时间:2023-08-31 阅读:()

  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为奸,穿北门垣以为贾区。胡建守北军尉, 贫无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爱走卒甚厚。建欲诛监御史,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之,斩之则斩之。” 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拽下堂。建曰:“斩之。”遂斩监御史。护军及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遂上奏以闻,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北军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武之心、勇猛之意,以率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臣闻黄帝《理法》曰:‘垒壁已具,行不由路,谓之奸人,奸人者杀。’臣谨以斩之,昧死以闻。”上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也。’建有何疑焉?”建由是名兴。后至渭城令死。至今渭城有其祠也。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吾欲小则守,大则攻,其道若何?”仲尼曰:“ 若朝廷有礼,上下有亲,民之众皆君之畜也,君将谁攻?若朝廷无礼,上下无亲,民众皆君之仇也,君将谁与守?”于是废泽梁之禁,弛关市之征,以为民患也。

  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太公望曰:“密须氏疑于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不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须氏,灭之也。

  楚庄王伐陈,吴救之,雨十日十夜,晴。左史倚相曰:“吴必夜至,甲列垒坏,彼必薄我,何不行列鼓出待之?”吴师至楚,见成陈而还。左史倚相曰:“追之。吴行六十里而无功,王罢卒寝。”果击之,大败吴师。

  (摘编自《说苑 指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B.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C.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D.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谒/因上堂/走卒皆上/建跪指监御史曰/取彼/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欲诛监御史”与“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两句中的“诛”字含义相同。

  B.“不知所以”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C.“昧死以闻”与“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

  D.“王罢卒寝”与“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卒”字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军监军御史为非作歹,打穿军营墙垣来经商谋利,胡建对此非常不满,让士兵斩杀了他。

  B.皇帝没有处罚擅杀大臣的胡建,是因为他认为胡建并没有违背国家的礼仪,他的做法合情合理。

  C.鲁哀公从孔子的话中,认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给老百姓恩惠。

  D.太公望认为先王讨伐邪恶不正、地势险峻、行为过当的国家,密须国“疑于我”,因此可以讨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贫无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慰爱走卒甚厚。

  ②若朝廷有礼,上下有亲,民之众皆君之畜也,君将谁攻?

  答案:

  (10)D句意:于是就在检练军队的那天,护军与众校尉列坐在厅堂上,监军御史也在座。胡建带领步卒急走到堂下参拜谒见,乘机走上厅堂,那些步卒也都上了厅堂,胡建跪在地下挺直身躯指着监军御史说:“拿下他。”“堂皇”是一个专有词语,指厅堂,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建”作“跪指监御史曰”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B。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