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31 阅读:()
D.苏轼将孔孟与陶渊明作对比,认为陶渊明率真自然,而李简夫有陶渊明的君子之风。
12. 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素高君之行,嘉其止足,而惧不能蹈也。
②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13. 结合两则分析,苏氏兄弟对李简夫的评价有何异同?
答案:
(1)A
(2)A
(3)B
(4)B
(5)D
(6)①我一向认为李简夫品行高尚,赞许他知止知足,而又担心自己不能践履他的道路/学习他,以他为榜样。
②陶渊明想要做官就去追求,而不认为追求仕途就令人生厌;想要归隐就归隐,而不认为归隐就显得清高。
(7)相同点:苏辙与苏轼赞美了李简夫品行高尚,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甚至贫困而能随遇而安。
不同点:苏轼认为李简夫像陶渊明一样率真自然;苏辙认为李简夫如白居易一样,为官则为国效力,归隐则身无忧患,作诗则名满天下,这样的人生无憾。
7~13.【答案】A、A、B、B、D、、
【解析】(1)A.遗:忘。句意:(他的诗)有物我两忘的情思。
故选:A。
(2)A.而,表修饰关系。句意:间或与他来往交游。
而,表修饰关系。句意:我曾经整日地思考。
B.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稀粥都不能供给。
之,助词,定有后置的标志。句意:在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漂行。
C.何,疑问代词,什么。句意:还希求什么呢?
何,副词,为什么。句意:君王不趁早修好美德,又怎能将不好法度改掉?
D.若,代词,这。句意:君子就应该这样,现在失去了!
若,动词,像。句意:像这样严重吗?
故选:A。
(3)句意:平生不在声色名利面前昏了头,不在贫困面前悲伤,安于所遇,乐于所欲的人,大概是陶渊明的率真吧。
“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采用“不……于……”的结构基本相同的句式,排除AC。“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是“……者……也”判断句,排除D。
故选:B。
(4)③是李简夫之子的行为。⑥苏轼赞陶渊明之语。
故选:B。
(5)D.苏轼未将陶渊明与孔孟比较,赞李简夫有陶渊明之“真”。
故选:D。
(6)①素:一向,平素。高:认为高尚。嘉:赞许。蹈:践履。译文:我一向认为李简夫品行高尚,赞许他知止知足,而又担心自己不能践履他的道路/学习他,以他为榜样。
②以……为:认为。嫌:令人生厌。去:指归隐。译文:陶渊明想要做官就去追求,而不认为追求仕途就令人生厌;想要归隐就归隐,而不认为归隐就显得清高。
(7)相同点:由“其居处被服,约而不陋,丰而不余”“其家萧然,饘粥之不给,而君居之泰然”“李公简夫以文学政事有闻于天圣以来,而谢事退居于嘉祐之末,熙宁之初”等可知,苏辙与苏轼赞美了李简夫品行高尚,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甚至贫困而能随遇而安。
不同点:由“平生不眩于声利,不戚于穷约,安于所遇而乐之终身者,庶几乎渊明之真也”可知,苏轼认为李简夫像陶渊明一样率真自然;由“信乎,其似乐天也!予时方以游宦为累,以谓救士虽不遇,如乐天,入为从官,以谏争显,出为牧守,以循良称,归老泉石,忧患不及其身,而文词足以名后世,可以老死无憾矣”可知,苏辙认为李简夫如白居易一样,为官则为国效力,归隐则身无忧患,作诗则名满天下,这样的人生无憾。
参考译文:
熙宁初年,我跟随张安道教授陈地的读书人和官吏。那时候,朝廷指定府县完成徭役,农田水利的任务,陈地虽然没有多少任务,但官吏奔走忙碌,为不能完成为忧。只有我凭借诗词文章讽谏议论在其中无所事事领取俸禄,虽然庆幸能从公文中脱身,但没有可以与之交往的朋友,所以也没有什么快乐。
当时太常少卿李简夫告老还乡,在当地居住已经十五年了,间或与他来往交游。他的生活起居简约而不粗陋,丰盛而不多余。听他的言语,从来不涉及世俗之事;(我)慢慢吟诵他所写的诗。(他的诗)旷达闲适,常常不拘束于法度,有物我两忘的情思;问他和谁交往,大多是庆历年间的名士,晏殊非常了解他;探求他生平志向,他说:“白乐天,我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我仰慕他的为人,所以学习他的诗歌,担心不能比得上他罢了。”我回来后询问他的同乡人,同乡说:“他少年好学,精通为吏的方法,所以曾经出使到朝廷各部。还没有年老却患疾病,没有到不能理事的地步却辞去官职。他的家四壁空空,稀粥都不能供给,但是他身处其间安然自得。他的儿子李君武,辞去官职谋求财富以赡养父母,在乡里劳碌,不辞辛苦,没过多久家里就因为丰衣足食而广为人知了。”陈地的百姓喜爱种花,和洛阳一样。每年的春夏季节,游览的人整月接连不断。他带着酒壶和朋友,没有一天不在花间,嘴里从来不谈及家事。晚年,他的诗作更加高妙,神似白乐天。我当时正因为宦游在外而感到劳累,认为读书人即使没有通达的际遇,就像白乐天一样,入仕就作了君王的近臣,凭借直言讽谏名声显赫,被贬为州郡的长官,凭借奉公守法而闻名,老年归隐山水间,忧患不能够加诸其身,文章诗歌足以扬名后世,可以老死而没有遗憾了,李简夫的仕途虽然比不上白乐天,但开始和结局都和白乐天相似,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