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赵王遣使者之楚,方鼓瑟而遣之阅读答案与翻译

作者:opple 时间:2023-08-31 阅读:()

  “周公之后”是“欲使”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不宜断开,排除AC。

  “邾赋三百”与“鲁赋五百”句式相同,“百”后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A. “凶则吊之”的“吊”:安慰的意思。句意:遇到凶险 (坏事)就安慰。/“形影相吊”的“吊”:安慰的意思。句意: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含义相同。

  B. “每怀靡及”的“靡”:无,没有。句意:每每想起还有不周到的地方。/“靡不有初”的“靡”:无,没有。句意: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头。含义相同。

  C. “含义不同”错误。“臣不恨也”的“恨”:遗憾的意思。句意:我没有什么遗憾。/“此三者,吾遗恨也”的“恨”:遗憾的意思。句意: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含义相同。

  D. “卒赦解扬而归之”的“归”:使……回。句意:于是楚庄最终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国。/“吾谁与归”的“归”:归依。 句意:我同谁一道呢? 含义不同。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 “鲁哀公打算把祖上重器送给吴国,子贡便带着六副杨干麻箭弓箭护送重器前往吴国搬兵”错误。原文“使吴责宝而与我师,是不可恃也”,子贡认为让吴国索取了本国的宝器,这是靠不住的。于是(子贡)就拿六副杨干麻筋做的弓箭前往。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道”,道路;“新”,刚刚;“执”,拘捕、捉拿、抓住。

  (2)“已而”,不久、一会儿;“倍”,通“背”,背叛;“安在”,宾语前置句,应为“在安”。

  参考译文:

  赵王派遣使者前往楚国,派使者出使时,赵王正奏瑟,告诫使者说:“一定按照我说的(去做)。”使者说:“大王(以前)奏瑟,不曾这样悲伤啊!”赵王说:“乐调本来刚调好了!”使者说:“乐调调好了那么为什么不在柱上写上标记呢?”赵王说:“天气有干燥潮湿,丝弦有缓慢急促,乐调变化不能预知,因此没有写上标记。”使者说:“明君指使臣下,把事情交给他去做,不该用事先准备的言辞加以限制,遇到吉利(好事)就祝贺,遇到凶险 (坏事)就安慰。如今楚国和赵国距离一千多里地,吉凶忧患,不可预知,就如同瑟柱上不能写上标记一样。(诗经)上说:‘众多的使臣属从,每每想起还有不周到的地方。’”

  楚庄王发兵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求救,晋景公打算出兵救宋,大臣伯宗劝止说:“现在上天正眷顾楚国,我们不能攻打它。”于是在全国征求有胆识有能力的人,(最终)找到一位叫解扬、字子虎的霍地的人,派他到宋国劝他们不要投降楚国。(解扬)途中经过郑国,(这时)郑国刚刚与楚国结盟,郑国就抓住解扬把他献给楚国。楚庄王给了解扬很多的赏赐,与他约定,让他反着他的话(去做),让宋国赶快投降。在楚庄王再三地邀请劝说下,解扬才答应。于是楚国拿楼车让解扬乘坐,让他对着宋国将士大喊(劝降的话)让他们投降。(但)解扬背叛了与楚王的约定而执行了晋王的命令,对着宋国将士大喊道:“晋国将举全国的兵力来救宋,宋国目前的形势虽然危急,(但)千万不要投降楚国,晋国的救兵马上就到了。”楚庄王大怒,要把解扬给烹煮了。解扬说:“君王能够制定命令指挥臣下是因为道义,臣下接受并完成任务是因为诚信,我接受国君的命令出使,即使死了也决不会有二心。”楚庄王说:“你前面也答应了我,不久却背叛了我,诚信在哪里呢?”解扬说:“我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大王(作为我失信于大王的报答),这也是打算完成我晋国君王的使命,我没有什么遗憾。”解扬又回头对楚国的大臣们说:“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千万别忘了(像我这样)忠于君王的人是要被杀死的呀!”楚庄王的几个弟弟劝谏楚庄王赦免解扬,于是楚庄最终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国。晋景公给他封了个上卿的爵位。(因为解扬是霍地的人,名字又叫子虎)所以后世人称他为霍虎。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