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31 阅读:()
文本一:
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五关近闭,则嘉命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故桀纣肆情而祸结,尧舜约己而福延,可不务乎?(节选自李世民《帝范崇俭第八》
文本二:
帝王创业垂统,规以节俭,贻训子孙,必其继世象贤,而后可以循其教,不然,正足取侮笑耳。宋孝武大治宫室,坏高祖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群臣观之,床头有土障,上挂葛灯笼、麻蝇拂。侍中袁凯因盛称高祖俭素之德,上不答,独曰:“田舍翁得此,已为过矣。”唐高力士于太宗陵寝宫,见梳箱一、柞木梳一、黑角篦一、草根刷子一,叹曰:“先帝亲正皇极以致升平随身服用唯留此物。将欲传示子孙,永存节俭。”具以奏闻。明皇诣陵,至寝宫,问所留示者何在?力士捧跪上,上跪奉,肃敬如不可胜,曰:“夜光之珍,垂棘之璧,将何以愈此?”即命史官书之典册。是时,明皇履位未久,厉精为治,故见太宗故物而惕然有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力不足以副其求,尚何有于此哉?宋孝武不足责也,若齐高帝、周武帝、陈高祖、隋文帝,皆有俭德,而东昏、天元、叔宝、炀帝之淫侈,浮于桀、纣,又不可以语此云。(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帝王训俭》)
【注】①《帝范》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总结了历史经验和自己执政得失以传示子孙。②宋孝武,指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下文的高祖指的是宋高祖刘裕。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 3 分)
先A帝B亲C正D皇E极F以G致H升I平J随K身L服M用N唯O留P此Q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以德厚而矜物”的“矜”指骄傲、自满,与《<老子》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相同。
B.“比屋可封”中的“比”指靠近、邻近,与成语“鳞次栉比”中的“比”意思相同。
C.寝宫,旧时指皇帝、皇后起居的宫室。亦指帝王陵墓中放置灵柩的地宫。文中指后者。
D.“上跪奉”中的“跪”是指两膝着地,臀部抬起;与《劝学》“蟹六跪而二整”中的“跪”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认为圣明的君主在衣食住行上不追求奢华富盛,并不是厌恶荣华,而是希望能率先 垂范,教化百姓。
B.帝王为传基业、保江山,会规劝子孙们戒奢靡繁华、节俭度日,并给他们留下训诫的话,否则,就会被人嘲笑。
C.宋孝武帝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拆毁了宋高祖的阴室,见到高祖床头的简朴用具,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
D.一些皇帝是具有节俭美德的,但即使他们做出了榜样,其后代子孙却仍骄奢极欲,没有继 承先祖的遗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以是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心,不遏则身丧。
(2)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力不足以副其求,尚何有于此哉?
14.请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在节俭方面是如何做的。(3分)
答
10.FJN
解析“:先帝亲正皇极”中,“先帝”是主语,“亲正”是谓语,“皇极”意为“为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是“亲正”的宾语,结构完整,所以应在“皇极”后断开;“以致升平”中的“以”是表目的的连词,一般为句首,“升平”意为“天下太平”,是“致”的宾语,结构完整,所以应在“升平”后断开;“随身服用”中,“服用”的意思是“穿着服饰,使用物品”,“随身”作定语修饰“服用”,结构完整,并且“唯”是常见的句首发语词,所以在“服用”后断开。原文应为:先帝亲正皇极,以致升平,随身服用,唯留此物。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