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30 阅读:()
太宗贞观十九年春二月庚戊,上自将诸军发洛阳,以特进萧瑞为洛阳宫留守。乙卯,诏“朕发定州后,宜令皇太子监国。"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尉迟敬德上言:"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在定州,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上不从,以敬德为左一马军总管,使从行。癸亥,上至邺,自为文祭魏太祖,曰:“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是月,李世勋军至幽州。
三月丁丑,车驾至定州。丁亥,上谓侍臣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扰故也。”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上将发,太子悲泣数日,上曰:“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汝当努力行此,悲泣何为。”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与刘洎、马周、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同掌机务,辅太子。长孙无忌、岑文本与吏部尚书杨师道从行。壬辰,车驾发定州,亲佩弓矢,手结雨衣于鞍后。命长孙无忌摄侍中,杨师道摄中书令。
夏四月戊戌朔,世勤自通定济辽水,至玄菟。高丽大骇,城邑皆闭门自守。壬寅,营州都督张俭将胡兵为前锋,进渡辽水,趋建安城,破高丽兵,斩首数千级。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辽东》)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
B.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
C.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
D.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君主时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由唐高祖首创。
B.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C.临,指面临,与《陈情表》中“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的“临”字意思不同。
D.“壬寅”与《兰亭集序》中的“癸丑”都为干支。古人常用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东本是中国的土地,隋朝四次出兵而不能收回,太宗东征是想替中国牺牲的子弟报仇,替高丽人洗刷君父被杀的耻辱。
B.太宗到达邺县时,亲自撰文祭奠魏太祖,对他做出了中肯的评价,认为他作为将领智慧有余,而作为帝王才干不足。
C.尉迟敬德担心皇帝和太子都不在京城,京城空虚会发生叛乱,且高丽是边陲小国,所以进谏太宗不要亲自东征辽东。
D.士兵们不求功勋赏赐,只愿能效力战死辽东,因此太宗碰到生病的士兵,就召到御榻前加以抚慰,让他们接受治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
(2)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扰故也。
1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太宗能够大败高丽的原因。(3分)
答
10.C【解析】第一处,辅以俊贤(状语后置),所以不能断开。第二处,进贤退不肖,进,提拔任用;退,贬退。贤,贤才,作进的宾语;不肖,没有才德的人,作退的宾语。
11.A【解析】年号是君主时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
12.D【解析】强加因果。从原文“上谓侍臣曰:‘……惧其烦忧故也。’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可知,此处断句错误,把“故”当成引出下文表结果的连词“因此”理解了,应该是断到上句,翻译成名词“缘故”,选项强加因果。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