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齐宣王见颜斶阅读答案与翻译-本文是如何表现颜斶的“隐士风骨”的?

作者:opple 时间:2023-08-30 阅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2)夫孤寡者,人之困贱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谓,岂非下人而尊贵士与?

  14.本文是如何表现颜斶的“隐士风骨”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3分)

  答

  10.(3分)C

  11.(3分)B【“矜功不立”与“自矜者”的“矜”都是“自夸、自尊自大”的意思。】

  12.(3分)A【“颜斶主动到齐宣王跟前”错误。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到我跟前来!”颜斶也说:“大王到我前面来!”他并没有主动到齐宣王跟前。】

  13.(8分)【(1)与其让我仰慕权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与其……不如”句式1分,“使”1分,“慕势”1分,“趋士”1分。)

  (2)所谓孤、寡是世间卑贱的地位,而君王们用以自称,难道不是表示谦居人下而尊重士人吗?“者……也”判断结构1分,“岂非……与”表反问1分,“以自谓”1分,“下人”1分。】

  14.(3分)【答案示例①:颜斶在接受齐宣王的召见时,面对齐宣王“斶前”的召唤,不卑不亢地回应“王前”;体现了他刚直不阿、不慕权贵的隐士风骨。

  答案示例②:当齐宣王表示愿意做颜斶弟子(任命他官职)的时候,他选择清心寡欲而保全士人的形神(拒绝为官);体现了他保持节操,自得其乐的隐士风骨。

  (概述事件1分,分析出“隐士风骨”的对应内涵2分,合计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齐宣王召见颜斶说:“颜斶到我跟前来!”颜斶也说:“大王到我前面来!”宣王很不高兴。宣王左右的人说:“大王是做国君的,颜斶你是做臣子的。大王叫你向前,你也叫大王向前,这怎么可以呢?”颜斶回答说:“我主动走向大王就是贪慕权势,大王主动走向我就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仰慕权势,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宣王气得变了脸色,愤怒地说:“是国君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回答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不尊贵。”宣王口头不说话,心里很不高兴。

  宣王左右的人都同声说:“颜斶您过来,您过来!大王是拥有千乘战车的大国之君,天下的仁人志士都来投奔效力;那些雄辩睿智的策士纷纷前来,向大王进言献策;四方邻国,没有敢不敬服大王的。大王想要的东西无不齐备,老百姓没有不亲附的。而如今士人中境况最好的,也只是普通平民,每天步行到田中耕种;境况比较差的士人,只能住在边邑郊野,看守里巷的大门,士人的地位实在是太卑贱了!”

  颜斶说:“不对。我听说从前大禹当政时,天下共有万国,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国家呢?因为为那时道德崇高,得力于重用贤士啊。这不正是得士则兴、失士则亡吗!《易传》上不是说过吗:‘身在高位,而不具有相应的德行,只爱用虚名来标榜自己的人,行为必然骄奢。而骄奢倨傲就会招致祸患。’所以说不务实际只图虚名的人终会被削弱,没有德行却盼望享福的人必然会困窘,没有功劳而白白享受薪俸的人就会被人看不起,严重的灾祸也会紧随而来了。所以说:‘骄傲自满不能成就功业,只有空想无法达到目的。’这都是指的那些陶醉于虚名,而没有实际德行的人啊。从古到今,不实干、不依靠必要的帮助就能名扬天下的人,还没有过呢。所以做国君的人不要羞于多向人请教,不要羞于向地位低下的人学习,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完善并且能扬名后世。所以说:‘无形的东西,是有形的事物的主宰;没有端绪的东西,才是事物发展的开端。上能溯知事物的本源,下能通达事物的演变,道德高尚而又精通学问,还会有什么不顺利的呢!《老子》说:‘纵然尊贵,必以卑贱为根本;纵然高尚,必须以低下做基础。’所以诸侯、国君自称孤、寡、不穀,大概就是表示以卑贱为本吧?所谓孤、寡是世间卑贱的地位,而君王们用以自称,难道不是表示谦居人下而尊重士人吗?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周成王任用周公旦,世世代代都称他们为明主,就是因为他们懂得贤士的可贵啊!”

  齐宣王说:“唉!对君子怎怎么能随便侮辱呢,我真是自讨没趣啊!直到今天,我才听到君子的高论,才明白什么是小人的行径。我愿意做先生的弟子。再说先生如肯与我交往,我定让您吃的必是牛、羊、猪肉,出行必定乘坐车辆,妻室儿女者都穿上华丽无比的衣服。”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