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30 阅读:()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A.错误。“此非常人”中“非常”解释为“不寻常”;句意:这个人不是平常人。“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非常”解释为“意外变故”;句意:是防备其他的盗贼进来以及意外的变故。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C.“李渊担心他俩会一起被治罪”错误。原文是“渊恐并获罪”,意思是“李渊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起被治罪”,而不是“担心他俩会一起被治罪”。
故选C。
13.【答案】(1)刘文静因为和李密联姻受牵连而获罪,被关押在太原的监狱里,李世民去监狱探视他。
(2)适逢突厥进犯马邑,李渊派遣高君雅率兵,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御突厥军队。
【解析】“坐”,因……犯罪;(1分)“连昏”,指姻亲,昏,同“婚”;(1分)“省”,探视(1分);句意(1分)。
(2)“寇”,进犯;(1分)“将”,率领;(1分);“拒”,抵御;(1分),句意1分。
14.【答案】①天下大乱,需要像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人才来平定;②需要真正有胆识的君主来统一;③需要有利的时机和众多豪杰的帮助。
参考译文:
李世民聪慧、明理、勇武、果决,见识胆量过人,他眼见隋朝皇室正处于变乱之中,暗中怀有安定天下的志向。他为人谦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结交宾客,都得到了人们由衷的拥戴。晋阳令刘文静看见李世民而认为他与常人不同,说:“这个人不是平常人。”于是主动和他交往。刘文静因为和李密联姻受牵连而获罪,被关押在太原的监狱里,李世民去监狱探视他。刘文静说:“天下大乱,没有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才能是不能平定的。”李世民说:“怎么知道没有呢,只是人们认不出来罢了。我来探视你,不是为了儿女之情,是想和你商议大事。现在该采取什么对策呢?”刘文静说:“现在皇上南巡江、淮一带,李密围困进逼东都,群盗大概数以万计,当今之时,如果有真命天子驱使驾驭并利用他们,夺取天下就易如反掌了。太原百姓都逃避贼寇涌入城中,我担任了几年的太原县令,知道那些豪杰,一旦把他们收拢集结起来,可以得到十万人,令尊大人所率领的将士也有数万人,一旦发话,谁敢不服从?凭借这些兵力趁虚进入关中,号令天下,不超过半年,帝业就可以成功了。”李世民笑着说:“你的话正符合我的心意。”于是暗中部署宾客,李渊不知道这个情况。李世民担心李渊不同意,犹豫了很久,不敢向李渊禀明。适逢突厥进犯马邑,李渊派遣高君雅率兵,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御突厥军队。王仁恭、高君雅作战失利,李渊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起被治罪,心里很忧虑这件事。李世民趁机屏退他人,劝说李渊道:“如今皇上昏庸无道,百姓艰难窘迫,晋阳城外都是战场。父亲大人如果拘守小节,下有流寇盗贼,上有严刑峻法,危亡为时不久了。不如顺应民心,兴举义兵,转祸为福,这是上天授予的良机啊。”李渊大惊说:“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我现在就把你抓起来报告朝廷。”李世民慢慢地说:“我观察天时人事一向是这样,所以敢说这番话。一定要把我抓起来告官,我也不敢推辞一死。”李渊说:“我怎么忍心告发你,你千万要谨慎不要乱说。”第二天,李世民又劝说李渊道:“现在盗寇日渐增多,遍布天下。父亲大人受命讨伐贼寇,贼寇能除尽吗?总之,最终也免不了获罪。况且世人都传说李氏应当应验图谶,所以李金才无罪,却在一个早上便被灭族了。父亲大人假如能够除尽贼寇,那么功高而不会获得封赏,自身却更加危险了。只有我昨天说的话,可以解救祸端,这是万全的对策,希望父亲大人不要疑虑。”李渊于是感叹说:“我一整夜都在思考你说的话,也确实有道理。今天家破人亡也由你,变家为国也由你了。”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