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9 阅读:()
11. B 【关键能力】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理解文言实词。
【选项分析】“意思不同”错误,“三辟”中的“辟”与“放辟邪侈”中的“辟”都是“不正的行为”的意思。
12. D 【关键能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选项分析】“觉得自己已经犯下危及社稷的大错”错误,原文中“几有大罪,以累社稷”意思是“我差点犯大错,而危害到国家”。
13.(1)况且掩饰百姓的欲望,严格控制他们的听闻,禁锢他们的思想,这些(即使)是圣人也难以办到。
(2)触碰槐树的人受刑罚,伤害槐树的人受死刑,刑罚与杀戮都不合理,残害百姓太深重了。
【关键能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评分标准】(1)关键词“饰”“严”“禁”各1分,句子大意1分;(2)关键词“刑”“称”各1分,判断句式1分,句子大意1分。
14.①先指出治理国家的三种祸患行为:暴、逆、贼。②随后指出景公在这三方面的具体表现:穷民财力供己挥霍、槐树的威严与君王相当、对触槐之人处罚严苛。③最后指出危害:不能治理国家、爱护子民。(每点1分)
【关键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解题思路】作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结合题干中的晏子为“犯槐者”脱罪,可以确定答题区间为“婴闻之⋯⋯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然后再对晏子的话进行归纳整理即可得出答案要点。
【参考译文】
景公(时期)赋税沉重并且诉讼案件繁多,被拘禁的人装满了监狱,怨恨的人充满了朝野。晏子进谏,景公不听从。景公对晏子说:“监狱,是国家的重要官署,希望委托给先生。”晏子回答说:“您想让我整饬狱事吗?那么我有一个能书会写的妾就足够治理好狱事。您想让我整饬百姓的思想吗?百姓没有愿意毁坏自己家庭的生计来供奉残暴的君王的癖好的,那么君主派官吏逐户烧掉狱状就可以了。”景公(听了)不高兴,说:“像这样的话,先生您就谈不上能治理国家了吧?”晏子说:“我听说的和您说的不一样。如果居上位者端正其治国之策,居下位者慎重(处理)伦理关系,那么贵与贱就不会相互逾越。一寸长的管子,(如果)没有底,全天下都不能用粮食填满它。现在齐国的男人耕田,女人织帛,夜以继日,也不够供奉上边(的征敛),这就是无底的管子,而您始终不了解。钟鼓排成列,拿着盾牌与大斧跳舞,即使是禹也不能禁止百姓观看。况且掩饰百姓的欲望,严格控制他们的听闻,禁锢他们的思想,这些(即使)是圣人也难以办到。何况掠夺他们的财产而使他们挨饿,役使他们的力量而使他们疲惫,经常使他们受苦又从严判决他们的诉讼案件,狠狠地惩罚他们的罪过,这不是我所能理解的。”
景公有一棵心爱的槐树,命令官吏小心地守护它,并竖起木桩把禁令悬挂在上面,下命令说:“触碰槐树的人受刑罚,伤害槐树的人受死刑。”有一个人没有听说过这一命令,醉酒后触碰了槐树,景公听到这件事后说:“这个人第一个触犯了我的命令。”派官吏拘捕了他,将要治他的罪。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晏子禀告景公说:“我听说,竭尽百姓的财力来满足君主自己的嗜好贪欲叫作暴政;推崇供玩赏的物品,使它们的威严与君主类似叫作反常;处罚杀死无罪的人叫作残忍。这三种行为,是治理国家的大祸患。现在君主您竭尽百姓的财力用来充盈饮酒膳食的用具,增设钟鼓等乐器,修建宫殿使其极尽奢华壮观,这都是在推行大的暴政;您推崇供玩赏的物品,为喜爱的槐树悬挂命令,乘车经过的人要赶着马快速通过,步行经过的人要快步离开,槐树的威严和君主相当,这是明显反常的做法;触碰槐树的人受刑罚,伤害槐树的人受死刑,刑罚与杀戮都不合理,残害百姓太深重了。君主您享有国家,道德品行没有在百姓面前显现,而三种不正的行为却在国内很显明。我担心这样做是不能治理国家、爱民如子的。”景公说:“没有先生您教诲我,我差点犯大错,而危害到国家。现在有先生您的教导,是国家的福气,我接受您的教诲。”晏子退朝以后,景公命令赶快停撤走看守槐树的差役,拔掉放置悬挂禁令的木桩,废除伤害槐树治罪的法令,释放这位因触碰槐树而被拘捕的囚犯。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