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汤东野,字德广,丹阳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9 阅读:()

  附译文:

  汤东野,字德广,丹阳人。崇宁年间张怀素谋划造反,范寥知道了这件事,想奔赴京城把事情告诉皇上,但是没有路费,汤东野资助了他。张怀素被处以死刑。范寥崛起于普通人中,皇上召见他让他回答问题,范寥对皇上说:“我如果没有汤东野就没办法见到陛下。皇上问:“汤东野是什么人?”范寥就回答说是镇江府学的内舍生,并且详细地说了汤东野出资相送之恩。皇上下诏,汤东野乘驿马赶赴京城。回答皇上问题,所言投合皇上心意,就授以忠义郎一职。

  靖康年间,汤东野任平江知府。皇上临幸杭州,苗、刘作乱(拥立赵旉为皇)。明受(赵剪)即位诏书送到平江,汤东野对此感到疑惑。当时张浚以礼部侍郎参赞一职掌管军务,留在平江。汤东野谋于张浚,想隐瞒新皇帝的即位诏书而不向百姓公开。张浚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怎么能隐瞒呢?”于是一起谋划,暗中拿郡府中所收藏的旧诏书取代假诏书放在车中,登上谯门对百姓宣读并张贴在上面,随即命人拆去阶梯,禁止人们登谯门,没有人敢登上谯门。于是和张浚商议救援君王之军队。皇帝复位,汤东野凭借功劳被越级授予徽猷阁待制,入朝担任工部侍郎。

  周望任浙西宣抚使,将在平江驻扎军队,上奏皇上说,“除了汤东野没有可任平江太守的人”。汤东野知道不能够和周望合作而立功,推辞了七八次,(后来)没有办法前去平江任职。到了以后,就修整城池营垒、瞭望和攻守用的高台,准备战守的器械很是完备。周望对守卫平江毫无办法,汤东野的建议,都弃而不用。(汤东野)就将和周望商讨之事原原本本地写在信里并用蜡封好,派人驰奏皇上,乞求自己另外率领军队,不然只能和周望一起死。奏章总共上了十多次。皇上亲手写诏书答复说:“我对你很是倚仗,你应和周望同心协力,来捍卫一方,不要轻易地发表相同或不同的意见。”于是汤东野不敢再说。周望果然坏了事, 汤东野把过失归于自己而请求罢去官职,皇上(把这事)搁置起来未作答复。但是御史台的弹劾接连不断地进呈皇上,请求定汤东野平江失守的罪责。皇上为他特地下诏书说::“汤东野先前连续有奏章,陈述安排防御之事,很有条理。只是因为决策处理事情的权力不能集中,就导致平江失守,和其他人弃守城池不一样,只罢官就可以了。”

  绍兴初年,跟随张浚讨伐李成。开始,李成叛变,鄂州李允文擅自杀了岳州知州袁植,想和李成结盟。李成失败,张浚想就此攻打李允文,忌惮他的强大。这时有枢密院属官汪若海,因罪贬谪英州。行至临川时,汤东野知道他和李允文交好,(汤东野)带他去见张浚,(张浚)让他写信给李允文,李允文于是认罪。

  又任闲职,起用为扬州知州。适逢伪齐宿迁县令张泽会带领四千人归附朝廷。朝廷上的议论认为国家正和刘豫和好,不应该生出事端,想要遣返张泽。汤东野认为不可,连上三次秦章,得到允许,四千人都免于一死。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