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8 阅读:()
14.①闸明选拔人才的意义;②提出选拔人才来京学习的具体措施;③提出任用贤才、罢黜庸才的具体标准与措施。(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元朔五年,汉武帝下制说:“听说为政者应该用礼仪教导百姓,用音乐感化他们。婚姻之事,乃是夫妇 间最重要的伦理关系。 如今礼乐被破坏废弃了,我深感忧虑。 所以普遍地延请天下品德方正、学识广博 的人,都到朝廷来做官。 应当命令礼官勤奋学习,一起谈论商讨,多闻博识,举荐遗留在野的人才,复兴礼 乐,以此作为天下人的表率。 太常提议,为博士配置弟子,使民间都崇尚教化,来激励贤才。 ”于是慎重地 让太常臧 、博士平商议后奏请说: “听说夏、商、周三代的治国之道,是乡里之间都有教育的场所,夏代称 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 他们勉励为善者,就让他在朝中显达扬名; 惩治作恶者,就施以刑罚。 所以要实 施教化,就要首先从京城开始树立榜样,再从京城推广到地方。 如今陛下已经明示无上的恩德,放射出日 月般的光辉,它与天地相配,推本人伦关系,鼓励学习,研习礼义,崇尚教化,奖励贤才,以此来救化四方的 百姓,这就是天下太平的根源。 古代的政治教化未能遍布,礼制不完备,现在请求利用原来的学官来振 兴。 请为博士官配置弟子五十人,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 让太常从百姓中挑选十八岁以上仪表、行为端 正的人,充当博士弟子。 郡、国、县各级地方如果发现有爱好经学,尊敬长辈上级,严守政教,友爱乡邻,出 入言行皆不违背所学的人,县令、侯国相、县长、县丞要向上级郡守和诸侯王国相举荐,郡守和诸侯王国相 认真考察认为可以的人,应与上计吏一起赴京师太常处,接受和博士弟子相同的教育。 他们学满一年都 要考试,能够精通一门经书以上的人,可以补充文学掌故的缺官; 其中成绩好名次高的可以任用为郎中, 由太常造册上奏。 如果特别优异出众的,可直接将其姓名向上呈报。 那些不努力学习或者才能低下者及 不能通晓一种经书的人,就要免去其官职,并请奏更换以称职的人。 臣认真推敲诏书和律令下达的目的, 它们阐明了天道和人道的关系,贯通了自古及今的治国义理,文辞雅正,教诲之辞含义深刻丰富,恩德十 分优厚。 但是小官吏们见识浅陋,不能透彻地宣讲诏书律令,无法明白地将陛下的旨意传布晓喻天下。
现在要选拔研究礼制、历史典籍的人才,任用懂得文学礼义的人为官,擢升官职滞留的人才。因此请求挑 选那些官秩比二百石以上的人,和百石以上能通晓一种经学的小吏,升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 挑选比百 石以下的人补郡太守卒史: 各郡定员二人,边郡定员一人。 优先选用热知经书能大量讲诵的人,若人数不 够,就选用掌故补中二千石的属吏,选用文学掌故补郡国的属吏,将人员备齐。 请把这些记入考选学官的 法规。 其他仍依照律令。 ”武帝下制说: “可行。 ”从那以来,公卿大夫和一般官吏中就有了很多文质彬彬的 儒生。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