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8 阅读:()
建安十六年,刘璋闻曹公将遣司隶校尉锺繇伐张鲁,有惧心。张松进曰:“曹公兵强,无敌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向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对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使之伐鲁,鲁必破。破鲁,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复遣法正迎刘主。主簿巴西黄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待之,则一国不容二君。客有太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璋不听。从事广汉王累倒悬于州门,以死谏璋。璋一无所纳。正既宣旨,阴献策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富凭天设之险以此成帝业犹反手也。”刘主大悦,乃留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将军关羽镇荆州,率万人溯江西上。璋初敕所在供奉,入境如归。刘主至巴郡,巴郡严颜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刘主由巴水达涪。璋往见之。松复令正白刘主曰:“今因此会,便可执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坐定一州也。”刘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不可仓卒。”欢饮百余日。十七年,曹公征吴。吴主孙权呼刘主自救。刘主贻璋书曰:“孙氏与孤,本为唇齿。今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不往赴救,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求益万兵及资实。璋但许四千,他物半给。嫌隙始构。璋敕诸关守不内刘主。十八年,璋遣将张任、邓贤、吴懿等拒刘主于涪,皆破败,还保绵竹。璋复遣护军南阳李严、江夏费观等督绵竹军。严、观率众降,同拜裨将军。进围璋子循于雒城。十九年,刘主克雒城,与飞等合围成都。被围数十日,城中有精兵三万,谷支二年,众咸欲力战。璋曰:“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以璋故也。何以能安!”遂遣张裔奉使诣刘主。主许裔礼其君而安其民。刘主又遣从事中郎涿郡简雍说璋。璋素雅敬雍,遂与同舆而出,降,吏民莫不歔欷涕泣。
(选自《华阳国志》卷五)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3分)
然A后B资C益D州E之F富G凭H天I设J之K险L以M此N成O帝P业Q犹R反S手T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巴西,指巴西郡,是黄权的籍贯。古人常常将官职、籍贯等放在姓名之前:有时单用,有时兼用。
B.内,通“纳”,接纳的意思,与《屈原列传》“亡走赵,赵不内”一句中“内”的意思完全相同。
C.膏,滋润的意思,与《苏武传》“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中“膏”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
D.雅,美好的意思,与《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中“雅”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权对迎请刘备一事并不赞同,认为刘备来到益州后,会给作为主人的刘璋带来危险,因此他劝谏刘璋,但刘璋并没有听从他的谏言。
B.刘璋一心迎请刘备,他命令沿途郡县为刘备提供所需物资,并亲自到涪地与刘备会见,两人会见十分欢愉,一起宴饮了一百多天。
C.刘备认为救援孙权比攻打张鲁更重要,如果能够全力救援,就一定大获全胜,但刘璋对此并不全力支持,两人也因此产生了嫌隙。
D.成都被围后,虽然城中兵精粮足,众人都想决一死战,但刘璋不忍心百姓继续遭受战乱之苦,加之刘备也派人游说,最终出城投降。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因此会,便可执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坐定一州也。(4分)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4分)
14.严颜说“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他怎样的态度?(3分)
答
10.第一处:G第二处:L第三处:Q(原句标点:然后资益州之富,凭天设之险,以此成帝业,犹反手也)
11.D(“雅”在文中是“向来”的意思)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