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8 阅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五谷,是百姓依赖它生活的东西,是君王用来作为给养的东西。所以百姓没有五谷,那么君王也就没有给养,百姓没有吃的,那么君王就无法使唤。五谷丰收,那么各种美味就能入于君王之口,五谷歉收,那么君王就无法全部吃到。所以国家遇到饥荒,君王临朝的衣服不改制新的,去掉车驾两旁的马匹,道路不加修治,马不喂粟米,婢妾不穿丝织的衣服,来表明用度不足到极点了。
现有背着孩子到井边去打水的人,把孩子掉到井里,孩子的母亲一定会跟随到井中把孩子救出来。如今遇到凶岁,百姓挨饿,路上有饿死的人,这种痛苦比孩子掉到井里更为严重,难道可以不考察为政吗?劳作的人少,受供养的人多,就没有好年岁。财用不足就要反省(是否遵从了)农时,粮食不够就要反省用度的情况。所以先民按农时生产财富,在巩固农本(根本)的基础上使用财富,那么财用就富足。即使是古代的圣王,哪能使五谷年年丰收而不遭旱涝之灾呢?但他却没有挨饿受冻的百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努力把农时抓得很紧而对自己的用度又很节俭。所以《夏书》说:“大禹时遭七年水灾。”《殷书》说:“商汤时遭遇五年旱灾。”这时他们遭受的灾害十分严重,但百姓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为什么呢?是他们生产的财富多,他们的用度节俭。
所以,仓里没有储备粮食,就不能面对灾荒;库里没有储备武器,即使是正义的也不能征讨不义的;内城和外城修得不完备,就不能自卫;思想上没有戒备的考虑,就不能应付突然的事变。夏桀没有防备商汤的准备,所以被放逐;殷纣没有防备周武王的准备,所以被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他们都灭亡于小国诸侯,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有富贵却不(为灾难)做准备。所以准备是国家的重要工作。粮食,是国家的宝贝;武器,是国家的爪牙;城郭,是用来防卫自己的。这三样是国家必需具备的东西。而且粮食是圣人珍爱的东西。所以《周书》说:“国家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国家就不是他的国家了;家里没有(储备)三年的粮食,孩子也就不是他的孩子了。”这就说的是国家的准备。
材料二
按人的实际情况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整年不做衣服就会受冻。腹中饥饿却没有吃的,身上寒冷却没有衣穿,即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孩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王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广泛地储蓄,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害,因此也就能拥有人民。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