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阅读答案与翻译

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8 阅读:()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甄①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②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节选自《战国策•东周策》)

  注①醯壶酱甄:醋瓶子或酱罐子。②漓然:流动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

  B. 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

  C. 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

  D. 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存危国”的“危”指危险,和《蜀道难》中“危乎高哉”的“危”取不同义。

  B.“使陈臣思”的“使”指让,和《将进酒》的“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使”取相同义。

  C.“相保也”的“相”指相互,和《孔雀东南飞》中“好自相扶将”的“相”取相同义。

  D.“疾定”的“疾”指快,和《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疾”取不同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率为了让齐国发兵救援东周,承诺将九鼎送给齐国,齐王非常高兴,马上同意了派遣五万大军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B.当齐王准备向周君索要九鼎,让东周兑现诺言时,周君忧心忡,颜率再次请求出使齐国,并为周君解除了忧患。

  C.颜率再次出使齐国,面对齐王,他首先主动表达对齐国相助之恩的谢意,接着表示东周愿意献九鼎给齐王。

  D.颜率强调齐王提出的搬运九鼎路线的不可取及搬运艰辛等客观因素,致使齐王心悦诚服,自动放弃了谋取九鼎的念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甄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4分)

  (2)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4分)

  14、凭借一人之力,化解国家危难,本文中颜率的说辨艺术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的说辨艺术有何相似之处。(3分)

  答

  10.C(原文标点为:夫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

  11.C(“好自相扶将”的“相”指偏执动作一方,这里可以翻译成“她”。“危乎高哉”的“危”指高。“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疾”指痛心。)

  12.D(“心悦诚服,自动放弃”错。根据文本理解,应该是无可奈何。)

  13.(1)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4分。 “效”“挈”各1分,判断句1分,句意通顺1分)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