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1 阅读:()
君讳照,字晦甫,黄氏世家长沙益阳县,其后徙江陵,今为郡人,君登庆历六年进士第,除归州司理参军,移岳州句容县令,至之日,遭岁大饥,亟谕富人出米,继发官廩,以哺流饿,盖活人以万计。邑西有田数千百顷,皆腴田也,而夏燥秋潦,民弃不耕。 君筑堤置门,以时启闭之,遂常为丰岁,小吏敏秀可教者,授以经业,多至成士,民之输赋于府者,有洞庭之阻,回险淹费,君请受之于县,于是上疑下诽,而君亦自信不易,其后逐以著令,改著作佐郎,知道州江华县事,靖民成物,益用恺悌,以秘书丞道判桂州,迁太常博士。嘉佑六年,诏遣使人分行天下,以宽民力。而君当使广南,受命明日即行,奏蠲伪刘以来丁米, 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朝廷第使者之状,君为诸路最。英宗即位,拜尚书员外郎。治平三年,召以为侍御史,行次衢州。五月二十六日,以疾终,享年五十四,君性端敏,治身立事,皎皎不妄,以才遭时,其小者,略已有试而已能如此,其大者,朝廷方将闻之世,方持其有轩然可观者,而君既亡矣,岂非所谓命欤?疾革犹扶力占疏,以极论当世事。呜呼,斯可以见其志焉尔, 仕二十年不为私计赒族人之孤窭不能娶嫁者十余人好文嗜诗类数百篇曰漫为集
(宋 刘挚《忠肃集》卷十三《侍御史黄君墓志铭》)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仕二十年/不为私计/赒族人之孤窭不能娶嫁者十余人/好文嗜诗/类数百篇/曰漫为集/
B.仕二十年/不为私计/赒族人之孤窭不能娶嫁者/十余人好文嗜诗/类数百篇/曰漫为集/
C.仕二十年/不为私计/赒族人之孤窭不能娶嫁者十余人/好文嗜诗类/数百篇/曰漫为集/
D.仕二十年/不为私计/赒族人之孤窭不能娶嫁者/ 十余人好文嗜诗类/数百篇/曰漫为集/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益用恺悌 恺悌:和乐平易
B.奏蠲伪刘以来丁米 丁米:按人口缴纳的税米。
C.治身立事,皎皎不妄 皎皎:清白的样子。
D.疾革犹扶力占疏 疾革:病痊愈。
3. “于是上疑下诽,而君亦自信不易”这复句类型是 ______
A.因果复句
B.转折复句
C.递进复句
D.承接复句
4. 下列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的一项是 ______
A.黄氏世代家居长沙益阳,但后来移居江陵,因此黄照称江陵郡人,庆历六年进士及第,任职归州司理参军,后调任岳州华容县令。
B.黄照晓谕富户拿出粮食,打开官府粮仓,救济饥民,避免了数万人死于饥饿;主张在县府接受民众赋税,避免因路途险阻而增加费用。
C.为舒缓民力,朝廷派遣使者巡视地方,在朝廷评定各路使者功绩时,黄照最为突出,被英宗皇帝提拔为尚书员外郎,后被召为侍御史。
D.黄照正直聪勄,立身处事绝不胆大妄为,本可成就一番轩然可视的大事业,可惜没有遇到好时机,只能小试锋芒而已,这大概是命运使然。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筑堤置门,以时启闭之,遂常为丰岁。
②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答案:
(1)A
(2)D
(3)B
(4)D
(5)①黄照修筑堤防,设置启闭门,按时开启关闭它,于是这里常年成为农作物丰产的年头。
②民众才不认为多子嗣是祸患,父子才不认为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是有差别的。
【解析】
(1)“赒族人之孤窭不能娶嫁者十余人”中“赒”是谓语,“族人”是宾语,“之……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十余人”是也是后置的定语,而不是下一分句“好文嗜诗”的主语,“好文嗜诗”的主语是“黄君”,承前省略,所以,“十余人”后应该断开,排除BD两项;“类数百篇”意思是“大体上有几百篇”,其中“类”作状语,修饰谓语部分“(有)数百篇”,“类”后不能断开,排除C项。
译文:黄君为官二十年,从不为个人考虑,救济因孤苦、贫穷而不能娶嫁的十多户同族人家。他喜好诗词文章,所写诗文大体有几百篇,集结成书,名叫《漫为集》。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