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1 阅读:()
鲍永,字君长,上党人也。少有志操,治欧阳《尚书》,事后母至孝,妻尝于母前叱,而永即去之。鲍永为郡功曹,时有称侍中止传舍者,太守赵兴欲出谒。永以不宜出,当车拔佩刀,兴因还。后数日,诏书下捕之,果矫称使者,由是知名。
更始①二年,拜仆射,行将军事,将兵安集河东。永好文德,虽行将军,常衣皂襜褕②,路称鲍尚书兵马。
光武即位,遣谏议大夫储大伯持节征永诣行在所。永疑不从,乃收系大伯,封所持节于晋阳传舍壁中,遣信人驰互长安。
昔更始以鲍永行大将军,更始没,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以居,降于上。上谓鲍永曰:“我攻怀三日兵不下,关东畏卿,且将故人往。”即拜永谏议大夫。至怀,谓太守曰:“足下所以坚不下者,未知孰是也。今圣主即位,天下以定,不降何待?”即开城降。永说下怀,上大喜,与永对食。
为鲁郡太守,时彭丰等不肯降。后孔子阙里无故荆棘自辟,从讲室扫除至孔里。永异之,召郡府丞谓曰:“方今阨急而阙里无故自涤,意岂夫子欲令太守大行飨,诛无状也?”乃修学校礼,请丰等会,手格杀之。
为司隶校尉,时赵王刘良从上送中郎将来歙丧还,入夏城门中,与五官将军相逢,道迫,良怒,召门候岑尊,叩头马前。永劾奏良曰:“按良诸侯藩臣,蒙恩入侍,知尊帝城门候吏六百石,而肆意加怒,令叩头都道,奔走马头前,无藩臣之礼,大不敬也。”
为司隶校尉,行县到京兆灞陵,过更始冢引车入陌欲下从事谏止之。永曰:“亲北面事人,何忍车过其墓。虽以获罪,司隶不辞也。”遂下车,哭尽哀。上闻之,问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时太中大夫张堪对曰:“仁者百行之宗,忠者礼义之主也。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上悦。
(节选自《东观汉记》)
【注】①更始:指汉帝刘玄。②襜褕:古代直裾单衣,男女通用的非正朝之服。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过A更B始C冢D引E车F入G陌H欲I下J从K事L谏M止N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行在所,也称行在。指天子所在之地,地点随所在之地而定;也专指天子巡行的地方。
B.幅巾,又称巾帻或帕头,是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文中指平民的打扮。
C.“请丰等会”中的“会”,与《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中的“会”含义不同。
D.“道迫”的“迫”与《鸿门宴》中“此迫矣!臣请人”中的“迫”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鲍永担任郡功曹时,有一个朝廷使者想假传圣旨给太守赵兴,而太守也很想去拜谒他,但被鲍永极力阻拦,后来事实证明鲍永的判断正确。
B.更始二年,鲍永担任仆射的职务,同时还代理将军事务,他喜好礼乐教化,经常穿襜褕,被人称作鲍尚书兵马。
C.赵王刘良随从光武帝送中郎将来歙归葬,在夏城仗势欺人,让门候岑尊在大道上向他叩头,鲍永弹劾他“大不敬”。
D.鲍永巡视郡县时来到灞陵,不听从事的劝阻,也不畏惧光武帝会降罪,下车祭拜更始帝,尽情大哭,而最终光武帝也没有怪罪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治欧阳《尚书》,事后母至孝,妻尝于母前叱狗,而永即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14.光武帝为何大喜并“与永对食”,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答
10.D H J(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
11.D
12.A
13.(1)(鲍永)学习研究欧阳的《尚书》,侍奉继母特别孝顺,妻子曾经在母亲面前大声呵斥狗,鲍永随即就把妻子休掉。(关键词“治”“尝”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仁义的人不忘记旧主,忠臣不忘记原来的君主,这正是品行高尚的人啊。(关键词“遗”“高”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