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3-08-20 阅读:()
材料一: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
③尊重前辈,不改他人之文;
④尊重他人成果,不掩他人之名。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他们见到利益时,就会争先抢夺,或者利益抢完后就互相伤害,即使是血肉兄弟,亲朋好友,也不能共存。
“及其见利而争先”与“或利尽而反相贼害”,句式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C处断开,F处断开。
“虽兄弟亲戚”,提示主语,可以断开表提顿,G处断开。
故在CFG三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考中、中举。/推举。句意:考中进士。/后来的刺史名荣荐举臣为秀才。
B.正确。推辞。/供词、口供。句意:欧阳修笑而谢绝说。/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听取供词。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仅让宋景文公一人署名”错误,根据原文“遂于所撰各书之”可知,他们在所撰写的文章上各自署名。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第”,只管,只;“间”,差别,不同;“忌”,忌恨;“谮”,说人坏话,诬陷别人。
(2)“故事”,按照旧例;“书”,写。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后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可知,替范仲淹鸣不平,不为私利;
由“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可知,直言进谏,论事切直;
由“故事,修书,唯官高者一人书职名。时景文知郑州,在文忠下。文忠曰:‘宋公用力久且深,何可掩哉?’遂于所撰各书之”可知,尊重前辈,不改他人之文;尊重他人成果,不掩他人之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荣选为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欧阳修进入朝廷,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奏章解救他,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因为这件事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后来范仲淹任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聘请欧阳修为书记官。欧阳修笑而谢绝说:“我昔日的举措,岂是为了一己之利?我们虽然同时被斥退,但也不必同时升迁。”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任用天下有名之士,欧阳修最先入选。欧阳修每次进见皇上,仁宗都询问他治国执政之事,看哪些是可以做的。朋党的议论产生,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仁宗。其中概要是:“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我以为小人是没有朋党的,只有君子才有。小人所喜好的是利禄,所贪求的是金钱财物,当他们的利害关系相同时,就暂时互相援引,结为私党,这是伪朋党;当他们见到利益时,就会争先抢夺,或者利益抢完后就互相伤害,即使是血肉兄弟,亲朋好友,也不能共存,所以说小人没有朋党。君子则不然,他们所恪守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节操。将这些道德品质用于修身,则能志同道合而相互得益,将这些道德品质用于效力国家,则会大家携手同心,互相扶持,始终如一,所以说只有君子才有朋党。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只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朝廷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那些奸邪之人更加忌恨欧阳修,陷害他。出欧阳修为同州知州,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才取消了这一道命令。升迁翰林学士,让他修撰《唐书》。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