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语文

小升初语文作文基本知识要点

作者:opple 时间:2023-04-10 阅读:()

  2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军事巨着是《孙子兵法》

  22.古人说“闻”就是听的意思,如:但闻人语响忽闻岸上踏歌声闻鸡起舞

  23.被称为“诗仙”的是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24.我国古代诗人中,流传至今最多的诗人是陆游,近万首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冬季的`景色

  26.她,波兰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发现了擂和钋,她是居里夫人

  27.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是瞒天过海

  28.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的是琵琶这种乐器

  29.成语双管齐下中的管最初是指毛笔

  30.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中的台城指的是今天的南京

  3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之的是蓝草(植物)

  32.出水芙蓉中的芙蓉原指荷花

  33.写出下列词语的代指婵娟--月亮汗青--史册桑梓--故乡泰山--岳父

  34.草堂留后世,诗圣着千秋这幅对联是赞扬(杜甫)

  篇22:小升初作文的复习要点

  研究现状,发现问题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多少老师真的重视作文教学?作文的指导往往等到一单元学完后进行,指导的方法无非是:如何开头啦、如何注意扣题啦,可以借鉴哪些文章啦,可以读哪些作文选啦……然后就让学生写,交给老师还没来得及批改点评,第二天就进行单元检测考试。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老师会评个怎样的分数,一点也没底。于是,为了能获得高分,懒的学生就匆忙找篇作文选的范文,抄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再选一段不会太长的,临时拼凑应付着抄好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勤的同学晚上加班加点背作文选应付考试,更关键的是老师也默认这种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怕作文成了不争的事实。

  我们的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能力吗?试想:有哪位作家是在写作前考虑我在这篇文章里要注重那些开头、结尾、扣题、或我要抄范文里哪个段落的?

  再看看作文内容,老师的引导总是从成人的角度居高临下指导学生。例如,写一个熟悉的人,我们做老师的首先会先入为主地推介爸爸、妈妈、老师或同学,甚至清洁工人。于是,在学生作文中,我们读到同学总是助人为乐,帮助的对象总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小弟小妹摔着了扶他起来哄他不要哭,迷路了送他回家。老师呢,那更伪圣化了,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每个老师的眼睛都是“炯炯有神”,头发都是熬白了。老师总是那样可亲可敬,不懂得什么叫生气;总是在恶劣的天气里、放学后、有家也没顾得上回,就去家访;学生生病了,辅导差生一直到深夜十二点;总是带病来为我们上课;总是灯下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读着读着,感觉每一位老师都如《一夜的工作》中的周总理那样不辞劳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很显然,学生的文章是在随意捏造的,在作文中大量出现假话、空话、套话,使作文千篇 一律、众口一词,全然失去了作文教学的本来目的。我们并不是反对虚构,但是虚构应该基于生活真实的层面上,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为心声,做到求真、求活、求新。可是学生闭着眼睛说瞎话的本身是不良的行为。千人一面的文章内容,陈腐的题材严重脱离了现实,远离了我们的生活,阅读的积累与作文的表达严重脱钩,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针对问题,研究对策

  学生造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给自己或他人贴金,使文章高尚些,立意高些。这跟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有关,跟我们老师的指导有关。我们往往注重的是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注意了练习让学生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想尽办法组织学生去观察,独独忽视了学生愿意写的动机。

  平时,老师自己也觉得没题材,启发学生自己先失去了激情,还慨叹:我们的学生身在偏僻的山区,见少识寡,哪能跟大城市的孩子比哪!可事实上,没有人不会写文章的。山村里常见泼妇骂街,其实那也是一种表达,一种口头表达。她心有怨气,急于表达,于是就脱口而出。骂得她对方哑口无言,骂个半天也不累,如果写下来恐怕就是一篇非常生动的文章。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