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演绎 > 人文

过年为什么要将春联贴在门框上

作者:opple 时间:2022-12-26 阅读:()

  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大门两侧悬挂两块长方形的桃符,用来避邪驱魔。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这种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写着传说中古代两位降鬼大神的名字——“神荼”和“郁垒”。

  此外,人们也会用桃木刻制或者绘画二人神像,悬挂或张贴于大门两旁。桃木颜色红润,人们认为红色可以避邪,古人又称桃木是五木之精,百鬼十分畏惧,所以将桃木挂在门上以保护家宅不被邪魔所侵。

  春联一般由两幅直联和一幅横联构成,直联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语言凝练。

  到了五代,有个喜欢别出心裁的后蜀国国君叫孟昶,有一年除夕,他心血来潮,让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作两句诗挂在寝室宫门外,诗成后,孟昶认为辛寅逊诗作得不好,于是亲自作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意思是新的一年享受着先祖的恩泽,新春佳节预示着春天常在。这便是迄今所见有记载的最早的春联。此事传出后,许多文人雅士纷纷效仿,将在桃符上题写对联视为雅事。从此之后,桃符的内容和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刻绘的降鬼驱魔的神灵变成了吉庆的文字,并一代代流传下来。

  直到宋代,人们仍将这种桃木称为“桃符”,北宋诗人王安石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写的就是春节时家家户户更换门口桃符的景象。

  那么,“春联”的名称又是怎么出现的呢?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喜欢热闹,讲究排场,也喜欢贴桃符的习俗,就下令在民间推广,命令家家户户在门框上贴上用红纸条裁成的对联,用以迎接春节。红纸比桃木轻盈,书写也更为方便,于是,“春联”就这么沿用了下来,名称也渐渐固定。随着春联字数的增加,加上横批,将其张贴在门框周边是最合适不过了。

  所以,春联贴在门框上的习俗,是由最初桃符悬挂在门框上的风俗慢慢演变、流传下来的。一副春联透露出门内人家的美好祈愿。当然,有些人家把春联也贴到了窗户上、家禽圈窝边上。每到春节,家家贴春联,场面红火,热闹极了。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过年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1、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2、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3、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

  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4、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5、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6、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

  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1.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2.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花圃, 阵阵畹华梅兰芳

  3.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

  4.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5.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