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2-12-25 阅读:()
一、“瞧瞧春之景”――虚游境地,明眸正行
记得上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去“淹城春秋乐园”秋游,那是孩子们第一次出游,有着万分的欣喜感,但我和孩子对境地缺乏了解,导致游玩未能尽兴:
1、烟雨蒙蒙的天气,一部分孩子没有带雨具。(没有充分了解天气情况)
2、境地之大,游戏项目之多,要找准适宜的项目,故而费时不少。教师没有事先了解境地的一些介绍及典故,故而孩子观而无心,没有凸显其价值。(没有对游玩地进行前期了解)
3、学生所带吃食过多,游玩背负重。(对于携带的物品,孩子没有进行有利地筛选)
4、外出游玩的文明礼仪欠佳。(出游前的吩咐文明礼仪面窄了些,仅口头吩咐,孩子印象不深)
为此,这次的春游活动之前,我要与孩子一同做足功课。只有万事俱备后,东风起,才可获得成功。于是,我将这次游玩的景点告知孩子,校信通发给家长,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孩子与家长一同先了解宜兴,了解一下善卷洞。然后开展了“瞧瞧春之景”主题班队活动,让孩子一同“虚游”一番。活动伊始,让一些了解过的孩子介绍一下宜兴和善卷洞。孩子们介绍的内容也是我意料之中的,简单地介绍了宜兴紫砂壶和善卷洞。接着,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宜兴的紫砂壶和善卷洞的美景,并且随图介绍了一些孩子们未介绍内容及典故。
孩子们赏着这样的奇景,向往之情油然而生。紧接着第二步,让孩子们谈谈:如果要我们这次游玩快乐,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只只小手立即举起,我知道大部分孩子们会就安全方面思考。于是我在黑板上写出了三项:出行安全、携带物品、文明行为,让孩子们在小组内选择一项讨论一下注意点。接着全班交流。交流中,我随机记下了孩子们提出的注意事项。出行安全一项孩子们从再车中、景点提出了注意点;携带物品一项孩子能从吃和用两方面进行选择物品,文明行文一项提出的注意更是多方面――坐车、排队、玩耍、午餐。细细地罗列,孩子们一一记着,仿佛此刻就已经走在去宜兴的路上呢!
二、“夸夸春之美”――共话游历,赏美评星
春游过后,高年级的孩子们都遵从老师的要求,记下了秋游美好的经历。我思考:一年级的孩子还不会写作,难道就这样玩过就了之吗?回忆着孩子们在游玩过程中美好的画面,我怎能就这样放弃。不写,说也行。于是“夸夸春之美”的主题活动应运而生。活动中首先让孩子们讲讲在春游中看到的美“景”。
一番交流后赏评出美景讲得好的孩子,奖励笑脸。接着又让孩子谈谈在春游中看到的美“行”,这一个话题让要孩子们略思了一番,接着一个个小小夸奖员举起手来。有说坐在车上谈民萱没有离开座位;有说恽xx排队的时候不说话;有说沈xx晕车时,祁xx在旁边拿餐巾纸帮助;有说在中午就餐的时候,顾xx主动分食物给小队的成员共分享;有说中午吃完食物,黄xx将垃圾整理扔在了垃圾桶里;有说在坐船的时候,谢xx提醒大家头要低一些……最后这些被夸奖的孩子们分别获得了互助之星和文明之星的奖状。
一番夸赏,孩子们也在内心不自觉形成向善赏美的心理,让班级的舆论风气不断朝着美好的方向延伸。
三、“跟我去旅游”――导游趣程,广博视野
在“夸夸春之美”的主题活动最后,我总结:“我们祖国的美丽河山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文明互助的举动才变得更加美。让我们以后无论是在集体出游还是和父母出游中,都要做个文明互助的美人。”因提到和父母出游,下课就有个孩子跑到我跟前告诉我,他这个周末要和爸爸妈妈去上海看世博,旁边听到的孩子说:“我也去过!”这样一番看似平常的对话,忽然让我又有了后续活动的灵感。如今这个班级,有一半的家庭比较注重孩子的教育,经常会带孩子外出拓宽视野。我何不利用这样一个资源,让“春之游”游得更广一些呢?于是在夕会课上,我了解了一下班级有外出游玩经历的孩子,并且在自告奋勇想要介绍出游的孩子中选择了六名孩子在下次班队课中带领其他小朋友去旅游。
“跟我去旅游”的主题班队活动,我们开展了两次。第一次可以说是为第二次做了铺垫。第一次活动尾声,孩子们和我共同评选了“最佳小导游”,被许一恬、吕薇和葛凡桢获得。他们胜出的原因: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