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好句共享 > 小摘抄

描写拙政园的优美句子

作者:opple 时间:2022-10-22 阅读:()

久闻拙政园的景*秀丽宜人;去年春天,终于去玩了一次。它那别具一格的美丽景*,现在回想起来还像在眼前一样。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描写拙政园的优美句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1句】拙政园的景观娇媚,文人气很浓。荒僻处,取古道西风之意;清幽处,是小桥流水暖人。亭伴松鹤,堂携红莲。亭有题词,堂有楹联。词、联精心撰构,画意更添诗情。

  【第2句】来到苏州第一园林—拙政园,它是由明代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修建的,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而得名。园内的景致真可谓人间仙境,如梦如幻。亭台轩榭的建造,古法古风,巧夺天工。

  【第3句】还记得大诗人陶渊明有这么一句诗词,短短十个字,却悠悠如天高云淡,幽幽如宁静致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此诗淡雅芳心,归居田园,而得楼名“见山楼”。不过,拙政园虽名为见山,却景*见于水。

  【第4句】拙政园,楼为心,水为局,三面环水,主面向北,倘若推窗外望,各处亭台,宛如碧人,清风拂面,与见山楼隔河相望。水岸垂柳依依,芙蓉送香,石板曲桥将游路和东面轩廊相连,又见竹林古树葱葱郁郁。正如:“林气映天,竹*在地;日长若岁,水静于水”。

  【第5句】拙政园,亭上一立,风送荷香;堂里一坐,似闻主人小语,真个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若非游客如织,谁都会捡拾起人去楼空的几分惆怅的。

  【第6句】拙政园,各种珍奇的花草树木,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东园之中,看过了天泉亭,缀云峰,我来到了芙蓉榭,只听这名字就感觉好美。榭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之上,好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含羞地望着池中大朵盛开的荷花。

  【第7句】在拙政园东园兜了半天,似乎是沉醉于那古亭楼宇间,其间清风徐徐,送来几许淡淡荷香。不过,足踏中园,才知原来是别有洞天。这出水芙蓉,似乎也就得在中园,方能一睹其真正的嫣然一笑。也正是众人其说,这中园乃为拙政园主景区,精华所在。若说东园是以古体楼宇为心的话,那么这中园则大部分布局是在水池上了。亭台楼榭皆是临水而建,有的甚至是直接架空于碧波之上,好生妙意!

  【第8句】拙政园确实很美。亭台楼*的布局,假山池沼的搭配,花草的栽种,回廊的界隔,远景近景的层次,都着眼一个美字,而且绝不雷同。在这样的园里,何愁读不进书,写不出诗来?

  【第9句】拙政园,走累了,坐在精致古朴的回廊里休息,眼睛却一刻也闲不下来,湖中的睡莲,温柔而娇美,一对鸳鸯在戏水,感受着美好的春光,享受着神仙也羡慕的欢乐。想起一首歌的歌词:“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惹人醉”,

  【第10句】老早就听说过拙政园的名字,它是*南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明正德四年,弘治进士、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请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为了熟悉这个园林的诸多情况,在家里做足了功课。

  【第11句】印象最深的是拙政园李秀成的读书亭了:假山之巅,松柏丛中,一几一凳一条石而已。想象中,戎马之余,将*引吭长吟,白鹤舞于侧,鸣蝉遥相应,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第12句】坐在飞机上,从窗子努力地向下看,苏州远了。护城河安静地捧着老城,如女子丝绸衫的蕾丝领口,散着淡淡的优雅和灵巧。青砖黛瓦,软语侬音,花木扶苏。石板街道逼仄,拱桥台阶凭水自映,依稀吴国故都的样子。那些起脊飞檐的小房子挤在一起,亲亲热热啊,能放心地存放灵魂。像我这样,拙政园里走一遭,就把自己丢在那了。

  【第13句】再到拙政园中园,游览了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小院是海棠春坞,书卷式的砖额,造型别致。坞内繁花似锦,那种美,犹如小家碧玉之娇羞。好想在这里安静地读书,享受这清雅幽静的氛围。我漫步园中,眼中的景*真是美不胜收。来到一处廊桥,朱红*的桥栏倒映水中,宛若一道天边的*虹。

  【第14句】拙政园,梧竹幽居是一座方亭,构思巧妙独特,意趣别致,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为廊,与天泉亭颇有相似,却又是各分秋*。红柱白墙,相映成辉,**鲜明,万丛荷叶中,托出这么一朵莲花,犹为赞叹。飞檐翘角,粗细分明,*泽光明,游刃有余。背靠长廊,面对广池。闲来无事,长廊漫步,偶时向水里投些鱼食,看鲤鱼成群游动,不时摇曳着水中莲花,姗姗动人。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