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2-04-17 阅读:()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定都长安,文景之治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在“昭宣中兴”时达到极盛。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汉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故又称后汉,东汉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共有14个黄帝(实际上称帝的是12个),历经196年。
16、汉朝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公元25)字圣公,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县西南)人,西汉皇族后裔,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庙号汉延宗,史称这一政权为玄汉。
更始元年,新朝灭亡,刘玄入主长安,成为了天下之主,更始帝的确立,使本已脆弱的联军内部发生了更大的裂隙,以至于后来刘秀之兄刘演被杀,两年后的更始三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
不久,刘玄亦被赤眉军所杀,后刘秀大将邓禹遵刘秀之意将刘玄葬在了长安附近的霸陵,刘玄才智平庸,性格懦弱,他一朝为帝,便沉湎于宫廷生活,即位后将政事都委托于自己的岳父赵萌,放任其专权。
17、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前6-57年),字文叔,汉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西汉皇族后裔刘秀与兄在家乡舂陵乘势起兵,与众英雄并争天下,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
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西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之子舂陵节侯刘买的后裔,其父为南顿令刘钦,母樊娴,世代居住在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属地方豪族,自幼钟情于阴丽华,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绿林、赤眉、隗嚣、公孙述等诸多割据势力和为数达百万的大小农民起义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20余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天下定后,刘秀推行“偃武修文”的国策,发展生产、大兴儒学,从而奠定了日后东汉王朝近两百年的基业。
18、汉明帝刘庄
汉光武帝之子刘庄(公元28年十一月二十七-75年八月初六),字子丽,庙号汉显宗,东汉第二任皇帝,即汉明帝,性格刚毅严酷,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母为阴丽华,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
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汉明帝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他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对贵戚功臣也多方防范。
同时,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六年,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
次年,复置西域都护,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为2100多万,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激增至3400多万,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间,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初六(阳历9月5日),死于洛阳东宫前殿。在位十九年,死时四十八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
19、汉章帝刘炟
东汉章帝刘炟(公元58年-公元88年4月9日),汉明帝第五子,明帝永平三年(60年),立为皇太子,公元75年登基,公元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在位十四年。
东汉章帝刘炟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50余条,禁盐、铁私煮、私铸,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
提倡儒术,建初八年(83年),选高才生受学《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因经学家多分歧,集中诸卿、博士等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议》、《白虎通》),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论点,是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历》。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