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1-10-03 阅读:()
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看上了水灵灵的俏姑娘,别人就会说:“这是。”小青年于是知难而退。这就是歇后语的力量。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歇后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歇后语:
不知天高地厚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一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看上了水灵灵的俏姑娘,别人就会说:“这是。”小青年于是知难而退。这就是歇后语的力量。
歇后语是一种口头语、俗语,它广泛流传于田头地尾,村野闾门,大街小巷。它主要是由人民群众口耳相传的,具有显著的口语特点;它的内容又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果我们置身于农民朋友、城市居民、小商小贩等最基层的群众中间,就可以经常听到那些鲜活的、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歇后语。
我们在阅读歇后语选集时发现,很多歇后语像标题那样,与动物直接相关。我统计了不同内容的381条歇后语,其中动物歇后语95条,占调查总数的24.9%。涉及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卵生动物和昆虫等,凡95种。其中出现三次以上的就有鸡、蚂蚁、牛、猴子、猫、麻雀、老虎、蛇、马蜂、蝎子、狐狸、鱼等19种。例如: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老牛拉破车——慢吞吞;蚂蚁爬上竹竿尖——到顶了;猴子拣到姜——丢了又舍不得;狐狸精放屁——妖气;蝎子驮马蜂——上下都是毒;南蛇过篱笆——不死脱层皮。
我推测,大部分动物歇后语都是由农民群众口头创作的。农民居住在山区、平原、湖边,在山坡、田野、水中劳动,更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同时也了解人自身的许多缺点和弱点,加上他们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于是无穷无尽的歇后语就被他们创造出来了。
根据它们的表现形式,动物歇后语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喻,两一类是谐音。
比喻式的动物歇后语,它的前半部分是打比方;后半部分是对比喻义的解释,是歇后语的主旨所在。例如:
1、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
2、贵州驴子学马叫——南腔北调
3、麻雀飞进烟囱里——有命也没毛
4、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5、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屎壳郎戴花——丑美
7、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谐音式的动物歇后语,它的前半部分是个引子;后半部分是对引子的解释。这种解释利用同音字造成的双关语,表示两层意思:一层是表面的;另一层是内涵的,这是歇后语的本意所在。例如:
1、萤火虫的屁股——没多大亮(量)
2、苍蝇飞进花园里——装蜂(疯)
3、回民赶集——(诸)猪事不问
4、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官)
5、王八肚子插鸡毛——(归)龟心似箭
6、山鸡吃着黄连子——苦在心窝不敢啼(提)
7、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
上述例子中,表面是叙述动物的行为,而括号中的字才是它的本意。在文章中运用这类歇后语,通常不写明括号中的字;在口头表达中,需要我们根据发言者的上下语来判断其意义。
从语法结构来分析,一般而言,动物歇后语的引子部分,主要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谓短语,另一种是名词式偏正短语。
有的动物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主谓或主谓宾成分齐备的短语,可以视为有简要的情节。它是歇后语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的主要来源。例如:
1、夜猫子进屋——准没有好事
2、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
3、鹰飞蓝天狐走夜道——各走各的道
4、秤砣掉在鸡窝里——捣蛋
5、犬守夜,鸡司晨——各守本分
6、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有的动物歇后语的前半部分,只是一个名词或偏正短语,提供了动物主角或动物的某种处境,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发生联想或思考。例如:
1、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2、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3、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4、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5、铁公鸡——一毛不拔
6、属蚂蝗的——吸血鬼
7、天下乌鸦——一般黑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