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pple 时间:2021-07-15 阅读:()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往往就某一个题目让学生去完成作文,孩子只学会了这个题目的作文怎么写,能抓住这个题目的写作重点,
所谓鲜明,是说所表现的中心必须是明确的,清清楚楚毫不含糊。确立了中心,我们在作文中还要调动一切可用的手段为突出中心服务。突出中心的具体方法不少,最常用的两种是开门见山和卒章显志。学生作文《拨动我心弦的歌》开篇这样写道:“‘那一天,知道你要走,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耳畔又响起了这支优美的歌。然而,我的心在颤抖,在流泪。我好想真挚地对您说一声:”爸,对不起!’“在文首就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写出了作者从心底对父亲的愧疚和不安。另一篇学生作文《宽容》,写”我“不小心将水泼到了老师身上,惶恐不已,但老师并不追究还原谅了”我“。作文结尾说:”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我忽然觉得:今天的路真宽敞!“最后的”真宽敞“三个字既突出了作文中心,也升华了主题。这两篇学生作文,前者开门见山,后者卒章显志,突出中心的方法大同小异,均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也可以根据作文的情节内容,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凸现作文中心。如学生作文《芭蕉扇失业了》,选取人们夏天的取凉工具从芭蕉扇到电扇直至空调的变化,以小见大,生动地展现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小作者在作文中没有简单地进行今昔对比,并且注意了表现其中的曲折,如农村一度供电不足,安上电扇却不能想用就用等,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真实地感受到农村改革发展是怎样走过来的。作文写得质朴、实在。类似的方法还有抑扬对比、欲擒故纵等,其原理和上面的一样,作文的中心就在这些对比之中鲜明地展现了出来。
在作文的语言行文方面,我们还可以采用前后呼应、渲染点题或者通过联想议论等方法来突出中心。如学生作文《秋日小事》,从秋叶飘零写起,写父亲替“我”借书、送书、送衣服,辅以“我”心情的变化:“一阵狂喜”“心中一动”“心底颤抖一下”直至“眼泪似乎就要流出来了”,反复渲染反复点题,由一件看似简单至极的小事,将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表现得凄美而生动。文中人物衣服的破旧单薄、气候的悲凉,又隐含着多少生活的艰辛沧桑,让人读了不禁嘘唏不已。
总之,在作文时要认真审题确立中心,并灵活调用各种写作手法为突出中心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写出中心明确、主题鲜明的作文来。
第3篇 如何让孩子对写作文有兴趣500字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某家长:孩子一提写作文就头疼,半天也写不出来,最后还是我们家长在旁边说一句他写一句,简直就是家长在写作文。
某家长:我家孩子对作文越来越没兴趣,我们家长买书让他读,还给他讲方法,让他抄写好词好句……工夫下了不少,可孩子却越来越怕作文了。
从以上这些家长的话中不难看出,目前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怕写作文,觉得写作文麻烦的状况。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呢?
这是因为他们对写作缺乏兴趣,把作文当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便会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因此,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最基本的。那怎样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让孩子从此爱上写作文呢?
第一步:老师把学生领进兴趣的大门
家长们可以想一想:我们上学时哪门科目学的好呢?是不是也喜欢教这门科目的老师呢?实践证明:
我们在中小学学习的时候,喜欢某个科目很大原因是喜欢这个科目的老师。我们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喜欢哪个老师,就喜欢那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因为最初孩子对于学科的兴趣很大原因来源于对这个学科老师的兴趣。同样,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先要喜欢教作文的老师。基于这一点,学而思选择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文老师,这些老师授课活泼,和学生互动性强,跟学生有共同的语言,愿意去了解学生。正是这些老师,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例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我们的老师也对动画片情有独钟,乐于和学生谈论相同的人物,分享其中的情节,这样,老师尊重、鼓励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会快乐写作。
显示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