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屋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演绎 > 人文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作者:opple 时间:2021-01-23 阅读:()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户户的“扫尘日”。汉族民间信仰以为,诸神从这一日起不理人间事物,回天向玉皇大帝述职。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腊月二十四扫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除夕夜,王灵官来到人间,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一家人团聚欢乐,美满幸福。王灵官找不到标明劣迹的记号,便赶回天庭,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如实禀告玉帝。玉帝这才知道受了邪神的欺骗,十分震怒。降旨捉拿邪神,掌嘴三百,永拘于天庭,不许下界作恶。

  从此,人们为除难消灾,每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神,除夕夜迎灶神期间,必须扫尘除埃。时间久了,便逐渐成为一种汉族民俗。

  如今,腊月大扫除,已不只是为驱邪避灾,祈福降祥了。而是发扬传统文化中,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的良好习惯,寄托着人们除旧立新的美好愿望,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新风尚。

  《敬灶全书》说,灶君的责任是受一家的香火、保一家的康泰、观察一家的善恶、禀奏一家的功过。

  如果一个人乱做事,被灶神告发他,大错减寿三百日,小错折寿一百天。

  民间又以为,这一天是诸家各户以及所有寺庙神明上天向玉帝奏报人们善恶的日子;尤其是灶君,更是有责上天报告一年所见的主家大小善恶。所以民间老百姓都在这一天供奉甜糕,希望灶神吃过甜糕後,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

  其实,古人以为有灶方才会有好食物,有食物就是有生命的延续,祭灶君是源自古代人们以为万物有灵与重视饮食平安的祝愿心态。

  汉代以前祭灶君是在夏天,汉代以后祭灶君的日子更改了。早在汉代民间已出现类似今日的说法:以为灶神有一特殊责任,他是向上天报告屋主功罪的神明,灶君的报告会左右对人的赏罚,影响人们未来的命运。

  所以,从那时起,汉代人开始把灶君原是火神的说法淡化,又把神明和过去周朝人拜的司命神二合为一,成了“司命灶君”,这使到一个神明处身於灶房这种关系每一家庭生活的重地。神明身份高低已不重要,但人人都要以礼待之。由于灶君等神明都会在新年之前的这一天“提早收工”返回天庭,因此客籍人把灶神送上天庭的日子看成已是“入年界”,福建人则以为这代表一年要结束了,又称这一日为“送年”。

显示全部

收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猜你喜欢